「十堰」什么是郧阳?今天刷屏朋友圈
什么是郧阳?
是白垩纪至今不断的文化绵延,
是北纬30度线上,人类先祖发祥地,
是766条河流如血脉奔涌不息,
是3863平方公里的苍茫大地沉浮。
今天是12月17日,
5年前的今天,郧县撤县设区。
从这一天起,十堰城区版图面积
增加到5056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增加到120万,
城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均提升至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高度。
▲2014年12月17日,郧阳区揭牌成立 张启国/摄
这是历史的脚步,
更是时代的强音,
大融合,大发展,
浩浩向前之势,如汉水汤汤。
▲汉江 张建波/摄
到底什么是郧阳?
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
今天,是郧阳区5周岁生日。
今天,我们把这篇文章送给这片土地,
送给万千郧阳儿女。
初生
神话传说中,后羿射日,
从天上射落一块陨石化作宝山,
百姓将其阳面称为陨阳。
将陨字偏旁对调写成郧,
以示天上与人间的区别,
郧阳由此得名。
1995年,郧阳区柳陂镇青龙山一带,
发现恐龙蛋化石群,
距今约6500-13500万年,震惊世界。
经考证,这是迄今世界上
分布最集中、种类最全、数量最多、
层位最多的珍贵地质遗迹资源。
恐龙蛋化石群,
与不远处梅铺镇李家沟出土的
恐龙骨骼化石一起,
被誉为“龙蛋共存”之奇迹,
成就了郧阳区“恐龙之乡”的美誉。
▲青龙山恐龙博物馆 张建波/摄
考古发现,
郧阳区柳陂镇辽瓦店子的三级坡地上,
分布一条大约500米长,
5米宽的远古贝壳化石带。
证明郧阳区在白垩纪早期
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青龙山恐龙公园 张建波/摄
1975年,
在郧阳区梅铺镇杜家沟口,
发掘出三枚猿人牙齿化石,
一件人工打击痕迹清楚的的石制品
和20多种动物化石。
测定“郧县猿人”
距今60—80万年,
比北京猿人要早,
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
化石的发现,
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
这一惊人发现向世界宣称:
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
“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郧阳是人类的老家。
1958年,郧阳区五峰乡肖家河村村民
在汉江边淘砂金时意外淘出青铜器。
此事非同小可,
有关部门立即赶到现场调查。
这一查不打紧,考古专家竟在这里
探出大量春秋战国时期成片古墓,
这是震惊世人的重大发现。
▲五峰乡肖家河村 周宗华/摄
由此揭开了3000多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古麇国的神秘面纱。
2006年3月至今,
考古人员在这里展开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发现古墓葬68座,
其中有47座是春秋时期古墓。
经专家考证,这些古墓葬均为
春秋战国时期麇国都邑
及楚灭麇之后的楚国贵族大墓。
《郧县志》里有明确记载,
“郧”乃春秋早期麇国之故地,
古麋国人主要生活在郧阳区五峰。
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明,
也留下了一些可追溯的痕迹,
我们说的“四不像”麋鹿,
就是古麋国人的图腾。
据《左传》记载,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亲征鄂西北,
先灭庸国,又灭麇国。
麇国灭国后,
楚国在其都邑钖穴设置了钖县,
钖县建置后来被秦、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沿用。
直至北朝西魏,钖县撤并到郧乡县。
▲古麇国所在地 周宗华/摄
2007年,郧阳区柳陂镇的辽瓦店子遗址
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
东周、汉、唐、宋等时期的遗存
也在此次考古中面世。
这处遗址的发掘,
其跨越时间之长、序列之完整,
在整个南方地区发现不多,
堪称一部“人类地下通史”。
辽瓦店子遗址是
十堰地区有史以来发现的
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
的一处夏时期的聚落遗址。
在郧阳辽瓦遗址发现的陶器
历史巨轮缓缓转动,
在500多年前的明朝,
中国历史上岀现第一个特别行政区,
特区首府在郧阳,时称郧阳抚台。
抚治湖广(今湖北和湖南)、河南、
陕西和四川四省之域的8府9州65县。
由此,城池大规模扩建,
抚衙、行都司、府衙、县衙同驻一城,
郧阳小城由此一跃成了雄藩巨镇。
也成为汉江上最大商埠,闻名全国。
曾几何时,
郧阳境内还是码头林立,
每日千帆竞发,百轲争流,
随着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
原有的码头和渡口如今已沉入江底。
▲郧阳老城(资料图片)
民国时期,郧县先后隶属
湖北省襄阳道郧阳府、
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6年(1947年)12月30日,
郧县城解放,
时属豫陕鄂第四专署(两郧专署)。
▲手绘古郧阳 作者/ 兰士华
1950年3月,划归湖北省建制,
隶属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
1952年12月,郧阳、襄阳专署合并,
郧县改属襄阳专署所辖。
1965年6月,国务院批准
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建制,
郧县复归郧阳专署。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
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合并,
郧县隶属十堰市所辖。
▲郧阳区钟桂楼(资料图)
2014年9月9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郧县,
设立十堰市郧阳区。
▲郧阳汉江大桥 姬廷顺/摄
今日,
郧阳区辖16个镇,5个乡,
1个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
总人口64万(2014年数据)。
南北宽92公里,东西长108公里,
两头宽,中间窄,形若金鱼,
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
中国郧阳,人类老家。
是恐龙的故乡,古人类的发祥地,
汉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源头。
亿万年来,生命没断线,
文化没断层,历史没断代。
山河
郧阳区位于十堰北部秦岭南坡
与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
汉水上游下段,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郧阳区大柳乡 hbsyzch/摄
▲郧阳区杨溪铺镇 张建波/摄
郧阳区地处鄂豫陕三省边沿,
汉江上游下段,
秦岭巴山东延余脉褶皱缓坡地带。
北部属秦岭余脉,南部属武当山,
海拔多在800米以上,
中部汉江谷地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区。
▲郧阳秋色 里昂雷诺/摄
▲郧阳区南化塘 张建波/摄
郧阳区最高的山是沧浪山,
主峰海拔1827米。
在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
整体平均海拔近800米。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郧阳区共发现各类矿产40余种,
其中20种矿产探明储量。
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约2450亿元。
全区森林覆盖率61%。
▲郧阳长岭 陶德斌刘昆/摄
▲子胥湖生态公园 张建波/摄
鲍峡镇云盖寺拥有世界上
最稀有的绿松石资源,
是世界最优质绿松石产地,
蕴藏量大,品质好,
鲍峡镇因此被誉为“东方绿宝石之乡”。
▲绿松石 陶德斌/摄
问道武当,拜水郧阳。
郧阳是丹江口水库坝上第一区,
东联武当、南依车城,
汉江穿境而过。
▲汉江 张波/摄
郧阳区共有大小河流766条,
河流总长3351公里,
主要河流有汉江、滔河、
堵河、曲远河和将军河。
▲郧阳汉江大桥 曹忠宏/摄
汉江自陕西白河县入境,
流经郧阳区9个乡镇后进入丹江口市,
将郧阳区分为南北两部,
境内全长136公里。
堵河自房县进入郧阳区叶大乡,
在柳陂镇汇入汉江,
境内全长55公里。
▲郧阳 众越山水/摄
滔河从陕西商南入境,
流经郧阳区3个乡镇,
在梅铺注入丹江河,
境内全长84公里。
曲远河发源于郧阳区,
流域面积155平方公里,
河流长度57公里,
在青曲镇汇入汉江。
▲九龙瀑 张建波/摄
将军河发源于郧阳区,
流域面积555平方公里,
河流长度55公里,
在胡家营镇汇入汉江。
截至2013年,
郧阳区有水面22.8万亩。
境内有大面积的汉江河谷沿岸的
许多河湾库叉及914座小型水库,
2772口塘堰,总面积为15114亩。
▲牵手汉江 毕可荣/摄
多年来,
郧阳境内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
均在Ⅱ类标准以内,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区森林覆盖率61%。
郧阳被誉为“中国好水”水源地
和首都“水缸”。
▲山水之城 张建波/摄
▲汉江 陈华/摄
悠悠汉江之上,
座座大桥卧波,飞跨南北。
郧阳汉江公路大桥位于209国道线,
于1990年11月7日开工,
1994年1月28日建成通车。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原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
分别亲笔题写了桥名。
郧阳汉江大桥于2008年9月开建,
历时四年落成。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补偿替代项目,
也是丹江口库区的
最长跨江大桥和景观桥。
▲郧阳汉江大桥 曹忠宏/摄
沧浪洲汉江大桥于2014年建设,
2017年落成即通车。
拉开了东至郧十高速互通、西至柳陂新镇、
南至刘家沟隧道、北至双庆大桥
百平方公里城市框架。
规划中的汉江四桥,
连通安阳与青山,
打通一条通往武当山机场快速通道,
不仅成郧阳东部发展引爆点,
还将郧阳与十堰东部区域连为一体。
▲汉江美景 张建波/摄
一江跨四桥,将形成100平方公里水面
100平方公里绿地
100平方公里设施和产业的布局。
助推十堰由山城向山水之城转变,
大大提升十堰的品位。
▲郧阳区柳陂国家湿地公园 孔庆龙/摄
一江碧波荡漾的背后,
是多少郧阳儿女的奉献与担当。
2014年,举世瞩目的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一江清水北送润泽京津冀大地,
沿线人民“喜大普奔”。
在这浩大工程的背后,
郧阳区8个乡镇31651名移民挥别故土,
舍弃了养育的那一方土地,
那难舍的离别场面,
永远镌刻在郧山汉水的记忆里。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
山川锦绣,绿林如涛,
江河襟带,戏水逐波,
这就是郧阳。
蝶变
时光记载着久远,
历史印证了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
郧阳的变化翻天覆地。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上图是1974年12月16日摄于梅家铺,
村民搭乘班车,人潮拥挤;
下图拍摄于2018年3月7日,
气派的郧阳汽车客运站,乘客有序。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上图为2003年2月10日拍摄的
郧阳老城府学宫,一派萧条衰败之感;
下图为2019年10月20日拍摄的
郧阳岛新建府学宫,大气恢弘。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上图为1986年6月8日
拍摄的郧阳人民医院,
当时还是一座三层小楼;
如今的郧阳人民医院,高高耸立。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上图为1975年9月12日
拍摄的郧阳区鲍家店,
当时村民的住房还比较简陋;
下图是2018年5月23日
在同一个地方拍摄的场景,
低矮的住房被楼房替代。
▲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陈家麟
几十年来,
郧阳在艰难中前行,
在发展中壮大,在改革中奋进,
在跨越中嬗变。
1996年,
郧阳区开发建设仙女洞·龙吟峡景区,
1998年景区正式开园,
1999年被确定为继武当山之后
全市第二家国内旅游定点单位。
2000年至2014年,
郧阳先后开发建设虎啸滩、
九龙瀑、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樱桃沟、
子胥湖、汉江绿谷等生态旅游景区。
▲子胥湖生态公园 张建波/摄
▲樱桃沟 张建波/摄
2018年,
郧阳区荣获“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0万人次,
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超过60亿元。
▲郧阳新春闹元宵 张建波/摄
▲郧阳花灯 张建波/摄
历史上,
郧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
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块头小。
2006年8月,
省政府批准在郧县长岭建设省级开发区。
2017年10月,
郧阳经济开发区
作为十堰市唯一园区纳入
全省首批9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十堰高新区是全省最年轻的高新区,
2019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
2019年3月4日挂牌。
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
全省山区县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高新区,
前身是十堰郧阳经济开发区。
▲十堰高新区 张建波/摄
2018年,
郧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7亿元,
是1978年9155万元的132倍;
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9.3亿元,
是1969年464万元的3864倍;
工业总产值245.4亿元,
是1969年613万元的4003倍;
财政总收入16.8亿元,
是1969年207万元的812倍。
▲高新区大运汽车 张建波/摄
▲扶贫车间 张建波/摄
郧阳区撤县设区5年来,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实现着由“大县城”向环境优美、
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区的新跨越,
百里车城也由此实现了,
从山城向山水之城的跨越。
▲郧阳区十堰大道 张建波/摄
建区之初,郧阳区实施
“一江两湖四区六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启动建设城区8条一级路、
郧阳沧浪洲汉江大桥,
拉开百平方公里中等城市骨架,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4倍。
▲水上冲浪 张建波/摄
▲柳陂湖美景 张建波/摄
特别是近几年来,
环郧阳湖中心城区建设提速,
沧浪洲汉江大桥建成通车,
郧阳大道、郧府大道、
滨江景观大道基本完工,
碧水云天、幸福溪里等棚户区
改造步伐加快。
郧阳水街一期改造完成,
沿江景观带二期、桥头公园、
沧浪大道综合管廊等建设快速推进。
▲环库美景 张建波/摄
▲汉江龙舟赛 张建波/摄
▲滨海大道街心公园
同时,
郧阳区还启动了建设BRT快速通道、
汉江四桥、郧阳北互通、
杨溪至安阳一级路、
郧阳南互通至汉江四桥公路、
柳陂至凯旋大道
改扩建等重点交通项目。
▲汉江绿谷 张建波/摄
五年来,城市建设越来越美,
综合管廊、郧阳大道、郧府大道、
滨江景观大道等路网建成,
汽车生活小镇、香菇小镇、
恐龙小镇、子胥湖小镇、樱桃小镇
等特色小镇一线串珠。
▲香菇小镇大棚 张建波/摄
▲柳陂新集镇 张建波/摄
同时,
城区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提档升级,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目前正在冲刺全国文明城市。
▲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岗村 张建波/摄
此外,
郧阳区滨江公园、柳陂公园、
汉水公园、南水北调博物馆、
水利工程文化园、汉石公园、
解放军青年林、水文化创意园、
湿地公园等景观节点相继落成。
▲解放军青年林 何老师/摄
▲郧阳夜景 周家山/摄
如今的郧阳,
青山依旧在,绿水永常流,
瓜果飘香,花香四季,春意盎然,
俨然一幅流动的山水画。
▲五峰油菜花海 张建波/摄
▲月亮湖生态园 张建波/摄
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
郧阳区将建成宜人宜居新城区、
绿色发展聚集区、城乡统筹示范区、
转型发展示范区,
环郧阳湖“三个一百” 区域
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十堰城市客厅。
▲汉江夕照
什么是郧阳?
这就是答案。
在艰难困苦中奋起,
于一穷二白中奋进,
几十年来,
郧阳儿女用自己的脚步,
走出了行者无疆。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对于郧阳而言,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
特别说明:
①感谢摄影师记录大美郧阳,由于部分图片无法寻找出处和作者,请作者谅解。
②因时间有限,本文难免有错漏,还望读者谅解指正。
文、图/十堰晚报记者 徐正国 张建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