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临沂文化系列|老宅子 娄家大院:丁家庄第一豪宅(上)
丁家庄望族
沂蒙山区腹地的蒙阴县岱崮镇,崮多,历史文化积淀丰富,传说、遗址众多。 于镇驻地西北2.5公里处,有一荷叶崮。植被茂密的荷叶崮,在众多崮中并不突出。而让它更多地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崮下的丁家庄村。 村副书记高保常说,村里有近四五成的人姓“娄”。 这是村里的第一大姓。 78岁的娄承宝说,村里的娄姓始于明末。 明朝末年,娄氏祖先为躲避战乱,从济南历程迁移至此。 当时这里并没有村落,更没有房屋,娄氏祖先就住在荷叶崮的山洞里。 娄氏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扎下了根。 时至今日,丁家庄里的娄氏族人在村里仍占多数。除了娄氏家族厚厚的家谱,年长者记忆中关于娄氏的风雨往事,见证娄氏家族三四百年历史的,就是村中的前后两个四合院。
娄家大院
在这个平静的小山村,娄氏祖先留下的四合院显得尤为气派。村里人称之为“娄家大院”。 坐西朝东的娄家大院,分前后两院,总占地面积达1372平方米。这样的规模,绝对算得上是村里的一等豪宅。 位于南部的娄家大院“后院”,四合院的风貌更加明显。 后院共有房屋11间,皆为砖木结构。其中,东屋5间,已经塌陷多年;西屋三间,为正屋,檐口下饰有狮子图案。听村民娄树坤说,西屋前曾有前突连着前阶的月台,后被拆除;北屋中部饰“寿”字和“龙”形图案,西、北屋门框下两边各有一石雕,北屋雕有“奔牛祥云”,西屋雕有“牡丹凤凰”和“荷花仙鹤”吉祥图案,且两者都为卷棚式檐,清水脊;南屋经改建后被用作村里的卫生室,仅保留着旧时的檐角。
风雨绣花楼
在西屋的正北,一座两层的石质小楼,是后院中最具风格的部分。 这座建筑的下层为一拱形门,上层则是一耳房。南侧通往二层耳房的台阶,由石条垒成,如今已大部分缺失,断层,但仍可援石而上;村民娄承宝说,北侧对应着原先也有台阶,可惜文革时被破坏。 小楼二层的屋顶,如今已部分塌落。二层楼的四面均开有窗户。 村民娄承宝说,这应该是旧时的“绣花楼”。这不禁让人浮想,当年的小楼之上,凭窗远眺的,该是一位怎样的熟谙女红又一袭长发的女子。 因它为二层建筑,旧时登高眺远,整个村落一览无余,所以娄承宝又猜测,这座建筑应该也作为庭院的“看家楼子”,在那些天下不太平的日子里,作瞭望观察之用。 北屋房后,与绣花楼遥遥相望的正东面,则是旧时后院的大门,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娄家大院的后院被用作村里的大队部,并一直沿用到前几年。而地处高位的绣花楼则被用作“广播室”,村里的大小事都是从这里播散开去的。 从绣花楼下的拱形门穿过,就是娄家大院的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