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方志于都」 于都县八、九十年代国有工业企业简介

Aidan 0

1935年县政府设建设科管理工业。1949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建设科分管工业。1954年设手工业管理科专业管理手工业。1956年7月成立工业交通局和手工业管理局,分别管理工业交通和手工业。1966年撤局成立县经济委员会(简称县经委)管理工业。1967~1968年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后称生产指挥部)下设工交组。1973年恢复手工业局、工业局。1976年增设农业机械局。1978年增设社队企业局。1979年手工业局改称二轻工业局。1981年撤销工业局成立县经委。1985年,县二轻局管理二轻企业,县农业机械局管理农业机械企业,县乡镇企业局管理乡工业企业,县商业局、县粮食局,县水电局、县林业局、县城建局、县交通局、县劳动局分别管理本局所属工业企业,县经委管理全县工业企业。1987年成立县冶金煤炭工业局,对煤炭企业实行行业管理。1999年成立县供电局。

江西东方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禾丰镇,前身为1965年创办的赣南东方红水泥厂,1993年采取定向募集方法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江西东方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设东方红水泥厂和赣州水泥厂总占地面积36.722万平方米,是全区历史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的水泥骨干企业。产品有425#、525#普通硅酸盐水泥。1988年新上年产8.8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扩改工程工投产,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1996年水泥生产线配套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1997年生产水泥24.24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177.84万元,实现利税932.14万元。2000年生产水泥25,08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3668.77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302.80万元,上交利税1047.47万元,职工平均人数1169人,固定资产原值8923.8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981.12万元。1986~2000年共上交税利8448.53万元。

于都富嘉摩托齿轮有限公司公司 设在县城于中二路5号,前身为于都齿轮箱厂,1993年与香港富嘉科技有限公司合资(中方75%,外方25%)组建中外合资企业于都富喜摩托齿轮有限公司,占地面积6.122万平方米。生产50CC、55CC、70CC80CC、90CC、100CC、125CC、250CC等24种车型223种规格摩托车齿轮。1997年年产500万件摩托车齿轮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摩托车齿轮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件,跃居全国第三位,当年摩托车齿轮产量418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7304万元,实现利税568.7万元。2000年职工830人,固定资产原值888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950万元。1986~2000年共上交税利5645万元。

于都糖厂 厂址设在银坑镇营下村,创办于1981年,占地面积31.5万平方米。产品有机制糖、食用酒精、圆柱奶糖、花生蛋白糖、蓝藻米粉。1992年通过扩建改造,日处理甘蔗量由原1000吨提高到1500吨。1997年年末职工747人,固定资产原值6348.6万元,固定资产浄值483.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61.83万元,实现利税77.44万元。1993~1997年共上交税利958.52万元。1998年停产,2000年被列入国家破产企业序列,职工735人,资产总额504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176万元。

于都化肥厂 厂址位于县城东门外,创办于1966年,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主要产品合成氨。1986年形成年产1万吨能力,1991年实施扩建改造,1992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1993年达到生产合成氨2万吨、碳铵8万吨的能力。1997年年末职工647人,固定资产原值227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34.8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797.37万元,实现利税5.84万元。193~1997年共上交税利35.93万元。1998年6月30日起因资金短缺停产,职工放假,至1999年10月除留守人员外,全员下岗,生产设备于2000年3月拍卖,资不抵债,向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2000年有职工780人(含离退休人员218人),有固定资产2036万元,厂房占地1.6万平方米。于都县煤矿矿部设在祁禄山镇布村,创办于1966年,有马岭、布村2个工区。原煤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1992年实现利润1.98万元,扭转了连年亏损的状况。2000年产量4.4万吨,年末职工346人,固定资产原值693.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04.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85.5万元,上交利税42.1万元。

于都县酿酒饮料总厂 厂址设在县城东门二段5号,与1964年组建的县酒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占地面积1.286万平方米。生产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饮料酒和天然花生奶、龙泉净水为主导的6个品种的饮料,饮料酒年生产能力2000吨。1992年3月投资80万元从海南引进花生奶汁生产线,当年生产花生奶133吨,创利润3.13万元。1997年年末职工203人,固定资产原值301.3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11.76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45.93万元,实现利税18.95万元。2000年,产品有零山牌龙泉酒、贡江牌系列酒等,职工197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69万元,上交税收86.2万元,资产总额89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18.3万元。

于都县新兴造纸厂 厂址设在贡江镇楂林,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于都县造纸厂,1995年企业分立重组成立于都县新兴造纸厂,占地面积9.9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有光纸、火柴纸、包装纸、45~60克凸版纸、书刊纸、胶印纸、书写纸,卫生纸,喜报纸、峰山纸等,有1575毫米、1092毫米、787毫米3条纸机生产线,机制纸年生产能力5000吨以上。1997年年末职工254人,固定资产原值608.9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77.8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70.65万元,实现利税15.10万元。1998年纸浆产量1615万吨,总产值620万元。1999年停产。2000年5月租赁给外商经营,改名为鸿华造纸厂。

于都县印刷厂 厂址设在县城环城东路15号,始建于1949年,是全县第一家国营小型企业,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93平方米。年印刷能力原为2.8万千印,通过技术改造,至1997年达到6万千印。1997年,有职工112人,固定资产原值207.5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44.84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0.06万元,实现利税7.75万元。1998年后,处于停产状态,仅守人员10人承接零星印刷业务。

于都县治金化工厂 厂址设在贡江镇水南河东,为1995年5月对县钨矿实行划小核算单位、分块搞活而设立的国有企业之一,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主要产品为海绵(即铋精矿),年生产能力20吨。1997年年末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20.69万元,固定资产浄值11.74万元,全年生产金属30吨,产值18.6万元。1998年停产。

于都县有色选治厂 厂址设在祁禄山安前滩口,为1995年5月对县钨矿实行划小核算单位、分块搞活而设立的国有企业之一,占地面积6334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原矿加工为9万吨。1997年年末职工40人、固定资产原值79.3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2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0.07万元,实现利税2.24万元。1998年停产。

于都县银矿 厂址设在银坑镇柳木坑。1988年开始筹建,1993年5月破士动工,到1996年8月投入建设资金1309万元,完成矿区公路建设、10KV高压线路架设、200KW柴油发电机组安装、选矿厂土建工程及选矿设备安置、尾沙坝及部分生活设施,因建设资金短缺于当年停建。1996年11月25日由赣南金达集团公司承包经营转为国有民营企业。1997年引入深圳市垣安丰治金实业公司合股经营,1999年完成基建工程,建设总投资2000余万元。2000年初正式生产,主产品为银铝精矿,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73万元,销售收入1485万元,上缴税费21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于都县罐头食品厂 厂址设在贡江镇楂林岗,组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6.29万平方米。以生产水果蔬菜罐头为主,年生产能力3000吨。1992年与广东揭东县主味食品有限公司合资合作加工腌制小胡瓜、白瓜、养头,当年生产腌渍菜426.6吨。1995年厂房、场地租赁给个体私营业主欧阳效芳经营,兴办“赣东治炼厂”,主要进行有色金属治炼。2000年,职工67人,资产总额209.1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70.6万元。

于都县塑化厂 厂址设在贡江镇古田村,前身是1969年创办的于都县塑料厂,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塑料编织袋、塑料凉鞋、塑料鞋底等塑料制品。1992年职工86人,固定资产原值37.13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5.8万元。1996年将生产区租赁给澳门庆豪工艺礼品有限公司,兴办赣州新锐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租赁期15年。

于都县石灰厂 厂址设在银坑镇洋迳村,创办于1951年,年产石灰能力0.6万吨。1997年年末职工40人,固定资产原值161.23万元,固定资产浄值146.12万元。1998年停产。

(供稿:于都县志办 于都在线)

高端断桥铝合金门窗

断桥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