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牢记殷殷嘱托·谱写巴渝新篇」潼南: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

Vicky 0

近段时间,红、紫、粉、白,颜色各异的油菜花如丝如带,在潼南陈抟故里琼江两岸黄金铺地般的壮美中,编织出一片片斑斓而瑰丽的锦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一幅乡村美景图跃然眼前。

近年来,潼南区围绕“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潼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以踏青赏花为代表的潼南“陈抟故里”,被誉为“中国醉美油菜花海”之一,金灿灿的万亩油菜花海悄然绽放,美不胜收。潼南油菜花节已连续举办15届,赢得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在今年3月,重庆推出2022重庆市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了全市81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潼南推出多条精品线路,带领市民们领略涪江风情、游历千年古镇、畅游醉美田园。

“太美了,不仅风景漂亮,还有很多活动耍事。”菜花节期间,游客黄欣专门带着家人前来赏花。数据显示,今年1-3月,潼南累计接待游客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0.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0.73%。

最美春天,从潼南开始,潼南以菜花为主体的春季踏青赏花游远近闻名,除了春季赏花,潼南还将把“春季花海”打造成“四季花海”,成为渝西花海旅游新名片,更好地提升游客体验,增强旅游愉悦感。同时,将推出“周末到潼南”系列旅游产品,做到月月有节会。

双江古镇、陈抟故里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人气商气与日俱增;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长,千亿级工业夯基蓄势……

在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庆龙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这里除了巡查人员,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这座智能工厂生产的金属锶、锶铝合金等化工新材料产品,广泛用于航空、电子等产业领域。

加热、挤压、熔化、混合……在重庆庆龙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件件锶铝合金型材在经过多道工序后出炉,成为市民日常可见的汽车、摩托车铝轮毂以及汽车发动机缸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锶及锶铝合金作为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中广泛应用,减轻自身重量的同时也减少碳消耗和排放,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减排。”潼南区经信委主任程伟表示,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潼南的锶铝合金制造存在诸多困难。

“虽然都是生产同类产品,但以前需要的人工多,生产成本高,且质量不稳定,有时候良品率只有八成左右,提高制造环节整体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可谓势在必行。”该公司生产调度员刘微说。

有了这个想法后,该公司与潼南区经信委、潼南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进行了沟通,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最终公司决定对生产车间实施数字化改造。

改造过程中,潼南区经信委和潼南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实地察看项目进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2020年8月,该公司数字化车间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潼南城区 通讯员 杨毅 摄

“数字化车间的建成,让企业实现了提质增效。”该公司安全总监余丰介绍,原本公司年产能为2000吨金属锶和5000吨锶铝合金。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后,金属锶和锶铝合金年产能分别提高到5000吨和1万吨。企业也效益倍增,今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

在潼南,有6个这样的数字化车间。“我们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提升管理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程伟表示,近年来,潼南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智能工厂等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目前潼南区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98个,建成数字化车间6个,装备数控化率提升至46.5%。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超过200家,科技型企业675家,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

在做大做强现有存量的同时,潼南区还积极寻求发展增量。“今年一季度,潼南区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额227亿元,涉及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程伟表示,接下来,潼南区将围绕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定位,持续实施工业强区行动,聚焦主导产业和企业主体,重点培育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三个200亿级产业集群,绿色建筑建材、节能环保两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上游新闻记者 李舒 潼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品牌

系统门窗品牌

高端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