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长治市地名二普成果展」壶关县——北三家村

spring 0

【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

【标准地名】北三家

【罗马字母拼写】Běisānjiā

【所在(跨)行政区】集店乡

【地名来历及含义】

相传最初由晋、李、郝三姓人家迁来定居,曾名三家村,1983年地名普查时,为与城关镇的三家村加以区分,遂改此名。

【历史沿革】

1949年—1952年全县分七个行政区时隶属四区;1954年—1955年全县分三区四个基点时,隶属辛村基点;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辛村乡;1957年人县分39个乡时隶属辛村乡;1958年撤乡全县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时隶属辛村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划分为20个人民公社时隶属辛村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全县划分为5镇15乡时隶属集店乡,2001年全县撤并为12个乡镇时隶属集店乡。

【地理实体概况】

北三家村位于集店乡的北部。北起天池村,南为西庄,东至北皇,西靠回龙庄。现有耕地0.91平方千米,人口1416人,户数491户,男有710人。女有706人。以农耕为主,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等为主,兼有小麦、土豆等。村民经济生活主要来源于青壮年外出务工收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153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黄土质地,草木覆盖率26%,主要植被有槐、杨、柳、刺槐、荆棘等。

【文物古迹】

北三家村墓群位于壶关县集店乡北三家村东砖厂内。东西约600米、南北约300米、分布面积约180000平方米。为一处宋、清时期墓群。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记载“面积约180000平方米。封土夷平。曾清理残砖室墓8座,其中一座残高3米,宽2.5米。出土有瓷罐、碗和陶罐等。地表散布大量墓砖”。此次调查原清理的墓葬已回填,地表现为耕地,封土无存,在墓群地表北部地岸处发现一圆形盗洞,洞深约3米,未采集到遗物。该墓群为当地宋、清时期考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北三家村玉皇庙位于壶关县集店乡北三家村东北,座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宽32.63米,南北长18.748米,占地面积611.74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遗构。中轴线存献殿基址、正殿;两侧仅存东、西廊房各三间,东、西耳殿各三间,东、西角殿各一间;其余均为毁后新建。正殿建在高0.45米、宽0.8米、长11.8米的青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七椽,单檐硬山顶,八檩前廊式构架,梁架残存彩绘,柱头科五踩单翘单昂;山墙残存壁画约8平方米;前檐墙新砌,前檐门窗装修已毁不存;屋脊鸱吻佚失。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北三家村佛爷庙位于壶关县集店乡北三家村中,座北向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宽23米,南北长25.75米,占地面积592.2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结构为明代遗构,余皆清代建筑。中轴线现仅存正殿,两侧存东、西廊房,东、西耳殿;山门为新建。正殿建在高0.54米、宽0.8米、长11.8米的青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屋顶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柱头科三踩单昂;前檐墙新砌,门窗装修不存,屋脊残毁。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来源:长治市地名普查

监制:刘飞龙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

高端隔音降噪门窗

别墅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