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人孙磊·不想造铠甲的会计不是好双节棍教练
视频加载中...
古人把制造铠甲的工匠称为"函人"。《周礼·考工记·函人》记载:"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目前国内的"函人"屈指可数,24岁的孙磊是其中之一。孙磊根据史料制作的明代布甲登上了上海UKA冷兵器格斗大赛的舞台。"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兵家兵争之地。铠甲是战争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甲体现了汉文化的传承。在徐州玩中国甲,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有我在,中国甲的地图上,徐州就不是空白!"孙磊说。
兴趣古怪的孩子
90后小伙儿孙磊是听评书和看武侠小说长大的。小时候,看父亲收藏的武侠小说、听收音机里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是孙磊童年时期最大的乐趣。三国、连环套、三侠剑等书籍是他儿时的最爱。
和同龄男孩一样,在这些书中,凡是关于兵器甲胄,金戈铁马的内容,是孙磊最爱不释手的。正是从那时起,对古代铠甲的好奇和着迷在孙磊心中扎根。
少年时期的孙磊喜欢在教科书上把杜甫、李白画得穿上铠甲、拿着长矛和弓箭。课余时间他剪扑克牌、纸板模仿甲片,然后打孔、穿线,制作成铠甲的样子套在身上。为此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废纸也不知道卖了多少。因为贪玩,学习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家人埋怨他这个"兴趣古怪"的孩子玩物丧志。
不管家长怎么责备,孙磊一头扎进了自己的铁甲世界:"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代关于战争的描述中,似乎都离不开金戈铁马。在中国许多古典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或者文学作品中更是离不开铠甲的元素。铠甲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装备,从中国到欧洲,从东方到西方,其踪影无处不在。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孙磊开始知道,中国古代称头戴的防护装具为胄、兜鏊、盔等;对身穿的防护装具叫铠、甲等。铠为金属,甲为皮革。冷兵器时代主要依靠体能或机械能的武器的动能,威胁等级较低,皮革、皮铁合甲、铁甲就足以提供足够的防护。
迷上了徐州博物馆的汉甲
2014年,会计专业的孙磊毕业。那年暑假,他第一次走进徐州博物馆,被一件复原的汉甲深深吸引。孙磊愣愣地站在博物馆复原的汉代铠甲前不能挪动一步。那件铠甲上的一针一线,甚至每个铁片都散发出强大的气场。现在早已经不是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的时代,但是站在这件复原的铁甲前,孙磊似乎穿上了这件铠甲跨上战马,置身漠北,剑指匈奴,又好像身披这身铁甲,手持长缨护送解忧公主一路向西……
从童年开始埋藏在心里的那粒种子开始发芽。孙磊疯狂地迷上了铠甲。那个暑假几乎是泡在了徐州博物馆和汉文化景区。为了研究一套铠甲上的一处细节,孙磊在摸索着前进,在网上搜集一切关于铠甲的资料,进入盔甲的圈子里学习,购买各种书籍,开始尝试做一些铠甲的零件,不断地做了拆掉,拆了又做。
为了能读懂《武经总要》上的文字,孙磊从头学习文言文。当年上学时看一眼就头晕的之乎者也,现在读起来简直是最美的文字。
中国的铠甲断层非常厉害,关于铠甲的资料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搜集资料,学习造甲,不觉已过一年。越了解中国铠甲,孙磊越知道制造一件中国甲的难度。
让孙磊决定做一件真正的铠甲是一次偶然。当年有一部非常流行的古装剧,孙磊一眼看出来,剧中的兵士穿的不是中国铠甲,而是日本铠甲。
这深深刺痛了孙磊。"国内电视剧中至今没有看到一件完全符合形制的中国铠甲。一部唐朝的电视剧,主角穿着明代的战甲,手持宋代的刀剑是常有的事儿。出于成本考虑,这个也好理解。但是电视剧里经常出现日本铠甲和罗马铠甲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了。"孙磊决定自己造一套中国甲。
"再大的困难也要做,因为这件事情只有着手做了,才能影响更多的人。只有影响更多的人,才能传播中国铠甲文化。"孙磊说。
第一件作品:明代布面甲
汉文化和战争文化在徐州交织。作为徐州人,孙磊有浓浓的优越感和责任感。在与中国铠甲相伴这么多年的时光中,孙磊深刻的认识到,中国铠甲所包含的勇敢、忠诚、以及责任和新时期的徐州精神不谋而合。
情怀是一回事,动手做是另外一回事。
对制甲而言,从设计线稿施工草图开始,到成功制作一套铠甲,大约需要历经几十道工序。设计线稿就难倒了孙磊,会计出身的他什么时候画过线描图?
不会就学,上网查资料,买书,一点一点地学。
孙磊的第一件作品是明代布面甲。之所以选择制作布面甲是因为孙磊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经常和同好们进行冷兵器格斗训练。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适用的护具用来练习。后来萌生出了用中国古代的盔甲来进行冷兵器格斗训练的想法。
经过比对,孙磊认为布面甲是最适合用来进行冷兵器格斗训练的一种铠甲,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很适合用来演武或者格斗训练,这一点跟目前冷兵器格斗的主流护具、板甲衣很类似。
解决了线描的问题,裁剪缝纫的问题迎面而来。孙磊这才知道,看似最简单的布面甲,其实不简单。孙磊抽时间就往戏马台跑,故意把自己的衣服撕烂,找老裁缝帮忙。或者扯上几尺布,让裁缝给做一件衣裳。一来二去,和老裁缝熟悉了,就开始学活儿。一个月后,从没摸过针线剪刀的孙磊干起裁缝女工,已经有模有样了。
半年以后,自己尝试做出明式布面甲,成功的激发了孙磊对甲胄进一步狂热的热情,促使他想把铠甲这项爱好继续坚持下去。
原始工艺制造汉甲
做铠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孙磊明白布面甲是铠甲中最简单的。制作稍微复杂一点的铠甲,需要掌握打铁、金雕、錾刻、铸造、泥塑、木雕、裁剪、制皮、编绳等各种工艺。
制造明代的布面甲之后,孙磊再次来到徐州博物馆,站在那件汉甲前。他不清楚那件汉甲是不是按照传统工艺复原的,他想用自己的手使用纯传统工艺制造一件汉甲。孙磊认为这是一名徐州函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徐州人,做不出来汉甲,丢人!"孙磊说,"作为一个现代的铸甲师,只有尽力还原当年铸甲的那些细节,才是对铸甲这项传统工艺应有的尊重。"
博物馆不是有人复原铠甲吗,为什么民间还要做?"不一样!"孙磊说,"我总是在想尽可能的做到满足对抗的需求并且尽量遵从和还原古画的记载、想要把它原汁原味的制作出来。"
钣金技术是横在孙磊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是这个好办,小区楼下有做铝合金门窗的,向他们学!打铁和淬火的技术找谁学?现在徐州还有铁匠铺子吗?
多方打听,孙磊得知邳州官湖镇有一位老铁匠,拎着礼物去学艺。老铁匠当头一盆冷水:我只打大件,你那像指甲盖这么小的玩意儿,打不来!
一番软缠硬磨,老铁匠被孙磊的诚心感动,决定开炉一试。
甲片打到一半,眼看快完工了。老铁匠得知这么小的甲片要砸2000多片,打了退堂鼓。"孩子,你来消遣我的吧,2000片!这还不算废掉的,你真是疯了!"老铁匠说。
制造汉甲大约废掉了一半以上的铁片。主要是淬火的火候不好掌握"温度低硬度不够,温度高容易开裂。"孙磊说,"对于博物馆复原来讲,即使甲片硬度不够也不影响观赏。但是我的目的是要穿上这件铠甲进行实战格斗的,所以必须做到全程依照古法。"
一套铠甲的成本上万元
随着对铠甲文化的深入了解,孙磊越来越爱上唐、宋、明时期的铠甲。特别是宋明时期。中国唐宋之后战争异常激烈,武器杀伤力增强。铠甲的防护以及装饰度也极大提升。
孙磊说:"中国铠甲经过先秦的发轫,秦汉的初成,南北朝的革新,隋唐时期的大成,宋代的巅峰,到了明朝,已经到了铸就'经典''模范'的阶段。数百年稳定的持续,最终将一套成熟的、民族特色浓厚的铠甲深深烙上中国印迹。如果要最精炼的形容明代铠甲, 大概用中国铠甲圭臬这样的词汇最为妥帖。"
去年,孙磊和朋友一起搜集资料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绘画《出警入跸图》制作铠甲。孙磊制作在出警图中大量出现的山文直身甲。这套山文直身甲全身由4000片甲片缀成,历时半年时间完成,不过孙磊并不满意,表示后面要重新做一套。朋友制作的是甲圈内非常有名的万历罩甲。孙磊说:"万历皇帝罩甲的甲片比小手指甲还要小,全身上下上万个甲片,每一片都要经过打磨抛光。这个工程量太大了。万历罩甲上的龙形图案应该是用微小的金色甲片制成,当年万历罩甲需要举全国之力,几十个函人数年才才能完工,现在仅凭我们一己之力,确实有很大的困难,只能做到形似。如果能按照原样造出来万历罩甲,那就厉害了!"
孙磊算了一笔账。一个金属甲片的成本是2元左右,锻打、淬火之后的成本是4元。一套铠甲需要大约2000片。一套铠甲大约用皮绳200米,每米大约10元。部分铠甲需要用到牛皮,一张普通的牛皮大约是2000至3000元。有的铠甲还需要铸造、鎏金……做一套好一点的铠甲,成本起码要上万元。至于时间成本,孙磊从来没有计算过。
只有战斗,铠甲才有灵魂
目前孙磊正在制作金国铁浮屠、宋山文甲、明山文直身甲。这几种铠甲在圈子里都以难度大著称。但是这些孙磊都不怕,他郁闷的是有些铠甲再也无法重现:在翻阅史料的时候孙磊得知战汉时期中国曾出现一种木胎为底,皮革居中,大漆髹面的铠甲。但是当年用于制甲的中华犀牛早已绝迹,大漆技术也已经失传,孙磊感到非常遗憾。
铠甲就是为战争而生。一件铠甲如果没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就没有灵魂。只有战斗才是铠甲的存在方式。哪怕是上万元制造出来的铠甲,在战斗中被毁坏,只要它保护了穿它的战士,也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中国古代军事贵族以武力起家,所以经过历年的发展,他们把尚武的精神凝聚在了铠甲上。历朝历代,铠甲都是由最好的函人使用最先进的极致工艺打造,体现了当时的最高审美,甚至被赋予了迷信和宗教的内涵,一副铠甲保护的不仅仅是肉体,更是灵魂。
在过去的一年里,孙磊带着他的铠甲相继参加了"战甲红颜"华夏武备展演、上海七宝宝龙城汉服文化展之甲胄展、上海甲胄联盟装备展。
几个月前,身为徐州市双节棍协会副主席的孙磊身着自己制作的汉甲参与了在徐州举办的精武门格斗职业联赛,首次在徐州表演了擂台上的重甲冷兵器格斗。
"铠甲本身的魅力一直影响着我。我爱传统文化,我爱中华大地上曾经出现的每一种铠甲。"孙磊说,"当一个人喜欢一项事物时,心里希望身边的人能够一起喜欢上它,寻求一种共鸣,我也是如此。我不希望自己制造的铠甲在衣架上展示。我深知铠甲的魅力在于战斗,我想让更多人去了解它蕴含的魅力,为此我愿意投入所有的热情!"
近日,孙磊将再次穿上他的铠甲在徐州进行一场冷兵器格斗展示。"穿上铠甲打一场,它就活了!"孙磊说,"铠甲上的伤痕是它的功勋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