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刑案实录36:碧桂园安徽区域前助理总裁费伟利身陷囹圄为哪般

Aidan 0

上一篇《刑案实录35》,我写的是绿地集团安徽区域前董事长兼总经理石文红的故事(阅读请点蓝字:安徽多位官员当年因这位绿地集团副总裁落马)。

在那篇文章的开头,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从规划设计、土地招标、工程建设,到采购供应、销售策划、物业管理……地产行业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能滋生腐败。”

这并非耸人听闻。

这些年来,在一些名声显赫的头部房企内部,屡屡发现某些身居要职的员工不能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营私舞弊的案件时有发生。不仅让一些受到腐蚀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声落马,房企自身也蒙受惨痛损失,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今天我就再讲一个发生在头部房企区域公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像石文红那样的大佬,而是一名年轻的中层干部。

在芜湖,他毛遂自荐

他叫费伟利,今年37岁,是湖南省衡阳市下辖的衡南县人,2007年大学毕业入职碧桂园集团。

这一年,碧桂园成功在香港上市,迅速加快了异地扩张的步伐,刚刚入职的费伟利被集团派往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芜湖。

2007年是碧桂园集团进军安徽的第一年。这一年9月,绿地集团进军芜湖,在芜湖主城区以37.12亿元的“天价”拍下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地块;一个月后,碧桂园在芜湖郊区龙窝湖以14.65亿元的价格成功摘牌,拿下一块总面积达193万平方米的地块。

两相比较,碧桂园拿的地块面积大、价格低。但熟悉芜湖的人都知道,碧桂园地块距离主城区比较偏远,这给后来这个地块的住宅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在《刑案实录35》中提到过,2007年全国楼市异常火爆,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加大,到2008年楼市开始逐渐趋冷。碧桂园和绿地一样,都是在芜湖地价的高点上拿地,等到2008年开盘销售的时候,不仅市场收紧,而且受到深耕芜湖的品牌房企安徽伟星置业的强劲阻击,销售业绩并不乐观,芜湖业内戏称:“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绿地在芜湖开发的镜湖世纪城首次开盘推出411套房子,当年只卖了256套。碧桂园在芜湖开发的龙窝湖楼盘开盘推了1064套房子,虽然价格相对便宜,但当年只卖出去185套,两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加起来也没能超过伟星置业。

费伟利当时在芜湖碧桂园的岗位是负责项目造价,由于项目远在郊县,销售不尽人意,生活又比较艰苦,一线员工的流动性很大。但费伟利坚持了下来,他暗自期盼,未来在碧桂园能够获得一个“五星级的家”。

2011年,现任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的孙继召调任芜湖,出任芜湖碧桂园项目指挥部的总指挥。不久,孙继召领导的这个指挥部升级为碧桂园皖南区域公司。

最近我在一个名为“芜湖碧桂园”的自媒体账号上搜到一篇题为《碧桂园安徽区域:老班底和新势力》的推文,该文透露了当年费伟利在芜湖主动向孙继召毛遂自荐的故事——

“孙继召很少外出,加之芜湖项目各种纠纷缠身,孙继召下班后,常常一个人在龙窝湖边徘徊,静静想项目整改的点子。费伟利观察了很久,给自己做足心理建设,终于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假装跟孙继召偶遇,走到他面前,希望孙总给他一个机会试试。孙继召虽然不太放心这个年轻人,但是很欣赏他的勇气,决心试试他。费伟利没有砸掉自己的牌子,他接下一个维修费谈判的大活儿,一点点撬开施工单位的口……”

我不知道这篇推文是谁执笔的,文中说孙继召“不太放心这个年轻人”,又说“费伟利没有砸掉自己的牌子”,让我感觉仿佛一语成谶。

在合肥,他串通投标

2013年,碧桂园皖南区域公司升级为碧桂园安徽区域公司,总部依然设在芜湖。直到2015年区域重组,孙继召才以安徽区域总裁的身份,领着包括费伟利在内的一帮他们称做“碧业生”的年轻人,打包了芜湖的所有家当,浩浩荡荡进入省城合肥。

当年孙继召从芜湖带出来的很多年轻人,后来在合肥的安徽总部都受到重用和提拔。费伟利2020年东窗事发的时候,任碧桂园安徽区域助理总裁、成本管理部总经理。

业内人士都清楚,大型房地产公司的成本部总经理是很重要的职位,权力很大。在土地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地产行业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头部房企为实现规模及利润最大化,都在采用快周转的开发策略,而碧桂园堪称快周转的鼻祖。

所谓快周转,就是拿地之后,快施工、快销售、快回款、再继续拿地;据说碧桂园最快的时候,从拿地到开盘只需要3个月。

然而,快与好往往是一对矛盾。如今房地产行业正在从昔日什么品质的房子都好卖的“黄金时代”,进入利润越来越薄的“黑铁时代”。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成本管控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司各类工程项目招标书的编制、竞标单位资格的审查、工程项目的预算和决算、项目经理合同的审核、施工技术变更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审批、营销方案审核等等;可以说,从拿地、规划、设计、到招标、采购、施工、销售,房产公司各个花大钱的部门都需要成本部的介入和审核。这就使得房地产公司的很多合作单位都千方百计要和成本部的负责人搞好关系,自然也包括用商业贿赂的方式腐蚀拉拢成本部的老总。

费伟利正是利用他在碧桂园安徽区域担任成本部总经理的职务之便,接受招投标单位的请托,从中谋取个人私利,损害本公司的利益。

据调查,2018年7月,碧桂园集团旗下子公司合肥碧祥房地产有限公司就合肥滨湖碧桂公馆项目的铝合金门窗工程,提请集团工程招标管理部招标,后由集团安排碧桂园安徽区域成本部负责该项目招标,并向碧桂园集团供应商库内的相关公司邀请招标。

邀请发出后,供应商库内有4家公司参与投标。按碧桂园集团招投标的相关规定,最低价中标,若最低价和次低价接近,可以开始二轮回标,由投标人二次报价,价低者中标。

在上述4家参与第一轮投标的供应商中,合肥亿维欣门窗有限公司报价最低,烟台市烟盟昌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报价为次低价。

烟台盟昌公司业务负责人程敢为了能够中标,私下请求费伟利予以关照。费伟利同意后,指使成本部的招投标负责人方友伟联系合肥亿维欣公司负责人金某,要求亿维欣公司在二轮报价中不许降价。出于害怕得罪费伟利等人的心理,亿维欣公司在二轮报价中不敢降价,最终使烟台盟昌公司在二轮报价中降价后中标,中标项目金额为1456万多元,后该项目便由烟台盟昌公司施工。

现如今,他身陷囹圄

费伟利等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最终还是被碧桂园集团发现了。2020年8月,碧桂园集团以子公司合肥碧祥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名义向公安机关报案。2020年9月,合肥警方对费伟利串通投标案立案侦查。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碧桂园集团对内部违纪违法行为的零容忍。

费伟利涉嫌串通投标的事情发生后,碧桂园集团风控审计监察中心于2020年10月22日找费伟利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费伟利主动承认了集团尚未完全掌握的其它受贿行为,该监察中心当即报警,合肥警方于当天将费伟利从谈话地点带回归案。随后,向费伟利行贿的安徽拓峰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法人代表戴靖等人也被警方电话传唤到案。

经查,安徽拓峰公司于2017年12月成为碧桂园供应商,碧桂园安徽区域工程造价项目为年度标,中标单位在该年度内,工程项目由费伟利直接向各家年度中标公司指派。安徽拓峰在中标安徽区域年度标后,费伟利利用职务之便,为戴靖谋取了尽快入库、多承接工程项目等利益。为了感谢费伟利,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关照,戴靖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分三次向费伟利转账钱款共计130万元。

2020年11月18日,费伟利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涉嫌犯行贿罪的安徽拓峰公司法人代表戴靖也于同日被取保候审;在此之前,费伟利的部下方友伟和烟台盟昌公司业务负责人程敢因涉嫌犯串通投标罪被取保候审。

去年4月8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以费伟利犯串通投标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戴靖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程敢犯串通投标罪,判处罚金1万元。方友伟犯串通投标罪,判处罚金六千元。费伟利、程敢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共计230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笔者在发稿前与费伟利的辩护律师、安徽元贞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甜妹取得联系,据她介绍,本案没有启动二审程序,这意味着本案的四名被告人在一审判决后都没有上诉。

根据刑诉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费伟利的刑期正常是到2022年12月22日止,目前他应该在合肥的监狱里服刑改造。

地产反腐,任重而道远

无独有偶。

就在费伟利在安徽合肥接受审判的的时候,比费伟利大1岁的海南碧桂园公司成本部总监、总裁助理刘吉恒也因为在招投标工作中接受招标单位请托,分两次收取了70万元的贿赂,被法院以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

据笔者了解,类似这样的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案件,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公司内部并非个案,当然更不仅仅是发生在房企的成本部这一个部门,前期部、工程部、采购部、营销部、策划部、商业部都有各种舞弊贪腐案件发生。

仍以碧桂园集团为例,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审结了一起发生在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公司营销部门的职务侵占案件。法院查明,在该公司的营销部门里,上至西北区域营销总经理邓理、营销副经理张复花、销售总监赵崇佩、营销主任石培功,下至众多年轻的销售顾问,共计有32人徇私舞弊。他们利用职务上便利,私自将商铺加价出售、将赠送客户的车位优惠券予以出售,所得款项未上交公司而是被他们非法占有,结果均构成职务侵占罪,最终全部被判刑。

就在去年6月,从碧桂园集团内部又曝出文商旅集团原总经理张强因涉嫌职务侵占、索贿受贿,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而笔者最近在调阅安徽宿州市人防办副主任鹿卫国的腐败案案卷时,偶然查到原碧桂园房地产公司宿州项目部副总经理杜某,为在人防工程审批方面得到关照,在2017年和2018年期间,送给鹿卫国购物卡1.6万元。

本文因为内容需要,所列举的案例均来自碧桂园集团。这并不等于其他房地产企业不存在类似的问题,相反,更多房企存在的舞弊、腐败和内卷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从费伟利串通投标和受贿行为被发现后,碧桂园公司第一时间主动报警,集团风控审计监察中心迅速介入展开调查,反映出碧桂园集团不怕刀口向内,坚决打击集团内部一切违法违纪行为。

像那个风控审计监察中心,一方面重点聚焦内部发生的重大舞弊案件,同时还通过个案来识别业务风险,推动企业管控制度的完善。

该风控审计监察中心去年还首次对外发布内部反舞弊情况:2018年至2021年,集团监察部已查处项目总经理及以上人员228人。

而且,碧桂园的反腐工作并不局限于自身。2015年,碧桂园联合阿里巴巴、美的、顺丰、万科等不同行业的知名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企业反舞弊联盟”。这是中国首个由企业发起成立的以反舞弊为目标的民间非营利性合作组织,帮助企业实施反舞弊行动和制度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共同建设廉洁的商业环境。

笔者对这个反舞弊联盟是否已经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持审慎态度,但我愿意相信这些知名企业这样做,不是想装装样子,而是深切体会到腐败对企业的巨大伤害。一方面,一些人损公肥私给企业直接带来了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严重侵蚀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优质的合作伙伴。

就在本文发稿之前,我在订阅的公众号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家中标的广告制作单位提交给某房企的广告文案总是被客户骂得狗血喷头,广告公司的撰稿人修改得十分痛苦,始终不得要领。后来经“高人”点拨,他给房企策划部门的老总送去一个很厚很厚的“大信封”,文案送审从此变得“柳暗花明”……

看来,地产行业的潜规则依然无处不在。

房企反腐,任重而道远。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隔热门窗

高端断桥铝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