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航母五件套为什么要陪配备航母五件套
福建号航母模型
舰载机阵列出击
福建舰出海
一,航母五件套是什么?
最近军事专家总是在说航母五件套,那到底什么是航母五件套?航母五件套是指现代化航母的标准配置,它包括以下五种关键舰载机:
舰载机弹射起飞
舰载机弹射起飞
舰载机弹射起飞
第一:歼-15T弹射舰载机,这是航母的主要攻击力量,具备弹射起飞的能力,能够扩大作战半径和载弹量。主要对标美国F18大黄蜂舰载机。
中国歼15T弹射舰载机
美国F18超级大黄蜂弹射舰载机
第二, 隐形舰载战斗机,如歼-35型,这种战斗机具有隐身能力,能够执行多种任务,对标美军的F-35B舰载型。
中国歼35B隐形舰载机
美军F35B隐形舰载机
第三,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如空警-500,这种飞机负责空中预警和指挥,类似于美军的E-2D预警机。
中国固定翼预警机空警500
美军固定翼预警机E-2D
第四, 固定翼电子战机,如歼-15D,这种飞机负责电子战和干扰敌方雷达,对标美军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美军的EA-18G电子战飞机是由大黄蜂改进而来的飞机,差不多就是在大黄蜂上添加了电子对抗系统和相应的发动机。
中国固定翼电子战机歼15D
美军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
第五,固定翼反潜预警机,如直-20F,这种直升机负责反潜作战,是航母编队中重要的反潜战力。目前中国的固定翼反潜直升机暂时还没有官宣是哪一款,但是可以参考美国的S3固定翼反潜预警机。
中国固定翼反潜直升机直-20F
美军固定翼反潜预警机S3
很多人可能以为航母就是直接载着飞机去轰炸就可以。其实现代航母和二战时候的航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航母不仅是舰载机的起降平台,还具备了更复杂的作战任务,包括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和精确打击。现代航母的舰载机种类更加丰富,包括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电子战机、救援直升机等,而二战时期的航母主要搭载的是螺旋桨飞机,功能相对单一。现代航母集成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如自动化设备、模块化设计、环境控制等,而二战时期的航母则相对简单,建造难度较低,很多甚至是由商船或油轮改造而来。
现代航母在战略上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们不仅是海上打击力量的主要搭载和投送平台,也是海上联合作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二战时期的航母虽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战略地位和现代航母相比有所不及。
现代航母具有远程打击的能力,可以组织精确、高效的空袭和导弹打击,对敌方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进行打击,甚至可以打击敌方首都等重要目标。航母可以搭载空中预警机和战斗机等,实现制空权,破坏敌方的通讯、交通和情报传输等,打击敌方作战能力,从而为友方的进攻和防御提供空中掩护,同时可以利用舰载机进行反扫雷和反潜作战。
现代航母的①主要任务是用舰载机夺取海战区及近海陆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整个航母编队可以在航空母舰的整体控制下,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对目标实施搜索、追踪、锁定和攻击。夺取制海权涉及水下、水面、空中和电磁领域,夺取战役制海权的组织指挥与协同十分复杂。制海权的夺取方式正在从“以海制海”向“全域制海+”拓展,未来争夺制海权,按照“全域制海+”思路,形成“以空制海”“以陆制海”“以天制海”等,在多层次多方向对敌方海上兵力实施综合打击。在未来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一体”的信息化联合作战中,海战场向多维空间拓展,航母仍然是海上打击力量主要搭载和投送平台,是海上联合打击、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重要力量,在海上联合作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多维战场的发展和成熟,战场控制权除陆、海、空、天等自然空间外,已经拓展到制网络权、制电磁权等等。②此外现代航母还有消灭敌方海上战斗舰艇编队;摧毁敌方基地、港口及岸上重要目标;封锁敌方基地、港口及敌方兵力必经的海峡和要道;实施登陆或陆上作战等任务。所以现代航母必须配备“航母五件套”, 这五件套构成了一个海上作战小体系,全面提升了航母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二,航母五件套的作战用途和方式?
①弹射版舰载机:
弹射版舰载战斗机是指那些设计用于通过航母上的弹射器进行起飞的舰载战斗机。与普通舰载战斗机相比,弹射版舰载战斗机具有以下优势:
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
舰载战斗机弹射起飞示意图
• 更高的作战能力:弹射版舰载战斗机可以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这直接提升了战机的作战能力。相比之下,滑跃起飞方式会限制战斗机的起飞重量,影响作战半径、滞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
• 更大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弹射起飞允许舰载机以最大载弹量起飞,出动效率也比滑跃起飞高出一大截。这使得弹射版舰载战斗机具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强的攻击力。
• 更灵活的作战模式:弹射起飞系统可以弹射多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包括大型作战飞机和特种飞机,如预警机等,这使得航母的作战模式更灵活。
• 更高的出动效率:电磁弹射器相比蒸汽弹射器,可以提升航母舰载机的出动效率,例如“福特”号航母的4部电磁弹射器将日出动舰载机的次数提升到270次,相比“尼米兹”级航母提升了25%。
• 更宽的能量幅度和稳定性:电磁弹射装置比蒸汽弹射装置的最大能量幅度高出20%,可以容纳以更快速度起飞的重型飞机,同时细微精确的控制使得电磁弹射装置能够同时弹射较小、较轻的航空飞行器(如无人机),扩大了航母搭载不同机型的能力。
弹射版舰载战斗机主要执行的作战任务包括:
• 对空作战:执行空中优势任务,夺取制空权。
• 对海打击:携带空地/空舰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炸弹,实施对海打击。
• 对陆攻击:携带制导滑翔炸弹、激光制导炸弹等,实施对陆攻击。
②隐形舰载战斗机:
隐形舰载战斗机是指那些具备雷达隐身能力的舰载战斗机,它们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和涂料使得雷达反射面积尽量变小,从而难以被敌方雷达探测到。这种隐身战斗机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可以生产。
歼31B隐身舰载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躲避雷达探测
隐形舰载战斗机主要作战任务包括:
• 夺取和维护制空权:隐形舰载战斗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获得和保持空中优势,消灭敌方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斗机和地面目标,以及拦截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
• 对地/对海攻击:隐形舰载战斗机还能携带空地/空舰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炸弹实施对地/对海目标的攻击,掌握战时的战术主动权。
相比普通舰载战斗机隐形舰载战斗机有很大优势:
• 技术优势:隐形舰载战斗机对其他国家的舰载战斗机构成代差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面对非隐身战斗机时,具备领先一代的技术优势。
• 隐身性能:隐形舰载战斗机的隐身性能使其在战场上具有单边的战场感知和压倒性优势,可以显著改变空战动态。
• 多用途性:相比于重型隐身战机,中型隐身战机在设计上更注重多用途性,它们不仅能够执行空中优势任务,还能够执行对地攻击、对海打击等多种作战任务,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成本效益:中型隐身战机的研发、生产和维护成本通常低于重型隐身战机,使得更多国家能够负担得起并装备这种先进的战斗机。
• 机动性:中型隐身战机较轻的机体和较小的翼展使得它们在空中能够做出更为迅速和敏捷的动作,也更加能够适应较短的跑道和较恶劣的环境。
• 舰载适应性: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中型隐身战机更容易适应航母等舰艇的搭载和起降条件,成为海军航母编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隐形舰载战斗机以其出色的隐身能力、多用途作战能力和技术优势,在现代海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③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是一种以航空母舰为基地,主要用于海上舰艇编队对空、对海预警,并能指挥引导己方飞机进行防空压制等作战任务的舰载机。它们是航母编队控制海上信息优势的关键装备之一,被誉为现代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空中卫士”和“空中帅府”,是整个航母编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作战示意图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主要作战任务包括:
• 对空警戒:提供早期预警情报,引导指挥各种拦截平台与火力。
• 对空拦截:分析目标威胁程度,指挥编队执行目标拦截任务。
• 对地/对海攻击:为编队内其他舰艇的探测区域补盲,形成统一实时的战场态势图。
• 指挥搜潜/反潜:利用预警探测特点,为编队内其他舰艇提供态势信息。
• 中继制导:为编队内其他舰艇的导弹武器实施中继制导。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执行任务:
• 空中指挥所:舰载预警机飞得高、看得远,能够对各种威胁目标提早发现和预警,并对航母战斗群编队雷达系统不能发现的区域进行补盲。
• 数据链信息传递:通过数据链将收集的信息下传到编队指挥所,同时根据任务需要向编队定制相关空域、海域的统一战术图像和合成战术数据,并生成战场综合态势。
• 协同作战:与其他舰载预警机、舰载飞机以及编队内其他舰艇协同作战,共享战场态势信息,进行任务接替和空中资源重新分配。
• 远程制导武器中继制导:发现敌方目标后,将目标位置、高度、速度和航向等相关参数通过数据链传送给载有空空/舰空导弹的作战平台,并下达远程攻击指令,持续快速给导弹发送目标运动信息,实现对导弹的中继制导。
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优势在于其较长的滞空时间和航程,可以在距航母数百公里处执行预警任务,相对来说不受地球曲率影响,可以居高临下搜索方式令敌方来袭战机导弹无所遁形。此外,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雷达系统和战场管理系统使其成为一个综合化的海战空情指挥中心,不仅能够提供早期预警情报,还能在进攻作战中担任空中编队指挥官的角色。
④固定翼电子战飞机:
中国歼16D电子战飞机示意图
电子战飞机作战示意图
固定翼电子战飞机是专门遂行电子战任务、不带或少带其他攻击武器的特种飞机。它们主要用于对敌方的雷达、通信、指挥控制系统和电子制导系统进行电子侦察或电子干扰,以削弱或破坏敌方的作战能力。
固定翼电子战飞机的主要作用包括:
• 电子侦察:飞临任务区域,对电磁辐射源进行侦察和监视,截获、识别、定位并记录辐射源信号,获取敌方有关雷达、通信等情报。
• 电子干扰: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包括远距离干扰和近距离干扰,以掩护己方飞机执行任务。
• 防空压制:使用反辐射导弹等武器直接摧毁敌方雷达,压制敌方防空系统,为己方飞机提供安全保障。
固定翼电子战飞机主要执行的作战任务包括:
• 远距支援干扰:在敌方防空武器有效射程以外对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进行干扰。
• 近距支援干扰:与战斗机一起编队飞临目标上空,干扰敌方的雷达、武器和指挥通信系统,并在必要时使用反辐射导弹等武器摧毁危及作战飞机安全的敌方雷达。
• 电子侦察飞机任务:获取有关敌方雷达、通信、武器制导信息,以及电力线和汽车行驶时发出的电磁辐射等情报,供事后分析或实时将数据传送给己方指挥中心和作战部队。
• 反雷达飞机任务:用反辐射导弹直接摧毁敌地面雷达和杀伤操作人员。
固定翼电子战飞机的优势包括:
• 信号情报侦察能力:具有较强的信号情报侦察能力,能够快速识别威胁信号。
• 干扰和压制能力:能够更快、更精确地对威胁目标实施干扰和压制。
• 诱饵和欺骗信号:释放的诱饵和欺骗信号逼真,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
• 电磁兼容能力:保证己方的指挥、通信和武器控制能够正常进行。
• 硬杀伤能力:具备硬杀伤能力,能够更有效地摧毁敌方的信息系统。
⑤固定翼反潜直升机:
固定翼反潜直升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反潜作战的军用飞机,它们主要装备有搜索和攻击潜艇的设备和武器。
中国直-18F反潜直升机
固定翼反潜直升机反潜示意图
固定翼反潜直升机的主要作用包括:
• 搜索和攻击潜艇:它们能够携带声纳浮标、吊放声纳、雷达等设备,用于探测和定位潜艇。
• 提供早期预警:通过远程巡逻,固定翼反潜直升机可以提供对敌方潜艇活动的早期预警。
• 保护海上交通线:确保海上航道的安全,保护商船和海军舰队免受潜艇威胁。
固定翼反潜直升机主要执行以下作战任务:
• 潜艇等水下目标信息收集和分发:利用声纳浮标收集潜艇信息并分发给指挥中心和其他反潜作战平台。
• 探潜器材布放和潜艇等水下目标信息收集:根据指令或自主地在既定海域布放声纳浮标,并收集处理浮标探测信息。
• 探潜器材和反潜武器投放:携带深弹、轻型鱼雷、诱饵等攻潜武器或对抗器材,根据指令投放攻潜武器或对抗器材,协同对既定目标实施驱离、攻击或干扰、欺骗。
固定翼反潜直升机执行任务的方式包括:
• 远程巡逻:利用飞行速度快、航程远的特点,对大面积海域进行搜索和监视。
• 声纳浮标投放:在可疑海域投放声纳浮标,收集水下声音数据,以探测和跟踪潜艇。
• 数据链信息共享:通过数据链与航母打击群、空中飞行器、无人机及其他反潜机进行信息数据共享,调动其他平台共同反潜。
• 空中指挥平台:在现代网络一体化战场中,固定翼反潜直升机可以充当临时空中指挥平台,协同各军兵种打击平台执行反潜、反舰、濒海作战和对陆支援等各种作战任务。
三,中国“航母五件套”比起美军“航母五件套”的优势
①中国歼15T舰载机弹射版既可以弹射起飞,又可以滑跃起飞,方便两艘航母互相支援作战,这比起美国超级大黄蜂强很多。 歼-15T舰载机是中国研发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具备弹射型设计,这使得它能够在不同类型的航母上灵活起降。具体来说,歼-15T的前起落架经过加强,具备弹射型舰载机特有的结构,如弹射拖曳杆和牵引限位杆,这些改进使得歼-15T能够适应弹射起飞的要求。同时,歼-15T保留了歼-15优秀的短距起降能力,这意味着它既可以在弹射型航母上进行弹射起飞,也可以在滑跃型航母上进行滑跃起飞。这种弹滑一体的能力,使得歼-15T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中国海军现役和未来入列的不同类型的航母。因此,歼-15T舰载机确实既可以弹射起飞,又可以滑跃起飞,这为两艘航母互相支援作战提供了便利。
②用户: 中国歼35隐身战斗机比美国F35航程更大,列装双发动机,机动性更好。
• 航程与作战半径:根据公开资料,歼-35的作战半径为1350公里,而F-35C的作战半径为1240公里。这表明歼-35的作战半径确实比F-35C要大。
• 发动机与机动性:歼-35采用两台推力12吨的全向矢量涡扇19中型发动机,而F-35使用的是普惠F135发动机,加力推力为35,000-40,000 lb(155 kN)。歼-35的双发设计可能为其提供了更好的机动性和推力。
• 超视距作战能力:歼-35的机腹内置弹仓能携带4-6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拥有强大的空战能力。F-35也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但具体的超视距作战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飞机的航电系统、武器系统和战术运用等。
歼-35在作战半径上确实超过了F-35,且具有双发动机设计,可能在某些机动性方面优于F-35。至于超视距作战能力,两者都具备,但具体效能还需结合实际战术运用和战场环境来评估。
③我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空警500比美军E2D预警机先进,空警500装备了新型有源氮化镓相控阵雷达比美军E2D的机械旋转式雷达先进,看的更高更远,能同时跟踪的目标更多。
• 雷达技术先进性:空警-500装备了新型有源氮化镓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氮化镓材料制成的T/R组件更节能、发射功率更大、探测距离更远。相比之下,E-2D使用的是APY-9雷达,虽然也采用了有源相控阵技术,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空警-500的先进。
• 雷达探测能力:空警-500的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对1平米RCS目标探测距离为480千米,换算至3平米RCS目标,探测距离高达631千米。而E-2D的APY-9雷达对3-5平米RCS目标探测距离约为500千米,比空警-500要低。
• 雷达扫描范围:空警-500是三面阵,可360度同时探测,而E-2D是单面阵,只能同时扫描120度的扇面,360度扫描时需要机械转动,数据刷新率及探测灵活性远不如空警-500。
• 电子战能力:空警-500的数字阵列雷达减轻了重量和体积,减小了信号损耗,增强了天线的辐射功率和灵敏度。这使得空警-500在电子战能力上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反隐身目标探测方面。
• 作战半径:空警-500的最大航程约为5700公里,最大滞空时间为10小时,这为其提供了较大的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
空警-500在雷达技术、探测能力、扫描范围和电子战能力等方面相较于E-2D预警机显示很大优势。这些优势使得空警-500在现代战争中能够提供更有效的空中预警和指挥控制能力。
④中国固定翼舰载电子战机歼15D比起美国EA18G机身更大,还可以挂载反辐射导弹,电子战吊舱功率更大,雷达性能更强。比美军固定翼舰载电子战机EA-18G强大。
• 歼-15D是基于歼-15战斗机的电战版本,而歼-15是全球体积最大的舰载机之一。这意味着歼-15D在体积上比美军EA-18G咆哮者更大,因此其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等“硬指标”都比EA-18G咆哮者有很大优势。由于体积更大,歼-15D可以挂载更多的电子战吊舱和武器,例如可以挂载4个电子战吊舱和6枚空空导弹,而EA-18G咆哮者通常只能挂载三个电子战吊舱。
• 歼-15D由于体积和挂载能力的优势,可以同时挂载反辐射导弹和空空导弹,而EA-18G在挂载空空导弹时可能无法同时挂载反舰或反辐射导弹。
• 歼-15D的电子战吊舱体积比EA-18G的大,且存在多个凸起,这表明其电子战吊舱可能比EA-18G的更强。由于歼-15D是重型战机,在动力上相比EA-18G有优势,这可能意味着歼-15D的电子战设备功率可能比EA-18G更大。
• 歼-15D采用了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新一代电子战系统。其翼尖电子战吊舱采用了一体化天线设计,这种设计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并可能增强了电子侦察和干扰的能力。
• 歼-15D继承了SU-27战斗机家族的优秀航程,作战半径高达1500公里,而EA-18G的作战半径为722千米。
歼-15D在机身尺寸、挂载能力、电子战吊舱功率和雷达性能方面相较于EA-18G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歼-15D的作战半径也比EA-18G更大。因此歼-15D在执行电子战任务时具有更强的能力和灵活性。
⑤固定翼反潜预警机比起我国之前使用的反潜直升机具有很大优势。我国航母准备搭载的固定翼反潜预警机还没宣布,但是我们可以参考美军使用的S3固定翼反潜预警机做一个比较
固定翼反潜预警机如S-3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0.6马赫,紧急情况下还能短时间加速到0.7马赫,而反潜直升机如MH-60R的速度不到S-3的一半。这意味着固定翼反潜机可以更快地到达目标海域,提高反潜效率。
固定翼反潜机的航程远超反潜直升机。例如,S-3的最大航程可达6080公里,而MH-60R的航程只有800公里左右。这使得固定翼反潜机能够覆盖更广阔的海域,执行更远距离的反潜任务。
固定翼反潜机的载荷能力远超反潜直升机。S-3的满载起飞重量是24吨,而MH-60R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4.6吨。S-3能够携带更多的反潜武器、声纳浮标等设备,执行更多样化的任务。
固定翼反潜机的作战半径也比反潜直升机大得多。S-3的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而MH-60R的作战半径一般不会超过300公里。这使得固定翼反潜机能够远离航母执行任务,提供更广泛的海域监控。
S-3的巡逻升限超过10000米,而MH-60R只有3000米左右。更高的升限意味着更广阔的搜潜“视野”,在同样的飞行距离内,固定翼反潜机扫描过的海域面积将是反潜直升机的数倍。
由于固定翼平台相比旋翼平台的结构优势,S-3反潜机的反潜效率远超过MH-60R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搜索大面积海区,而直升机则更多适合于护航任务和点作业。
固定翼反潜预警机在飞行速度、航程、载荷能力、作战半径、巡逻升限和反潜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反潜直升机,能够更有效地执行远洋反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