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人的汽车盲区这些位置一定要注意
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
与驾驶人的视线盲区有关
尤其是大货车
可谓是行人、小汽车直呼:退!退!退!
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大货车的
视觉盲区更大、更多
那么
哪些地方是车辆的盲区呢?
我们开车的时候又该如何应对呢?
练练给大家盘点一下
第一类:车身结构导致的视野盲区1.车辆前后、左右、底部视野盲区
受到引擎盖、后备箱、挡风玻璃间的柱子等结构的影响,车辆会在车头、车尾、车底等区域形成视野盲区,使得车辆起步、倒车、缓慢行驶过程中容易造成追尾、剐蹭等问题。
【应对措施】
①上车前在车周围走一圈,观察好地形和障碍物、小孩和小动物。
②调整自己的座椅和坐姿,争取最大程度地看到前面,让自己视野广阔一点。
③前挡风玻璃上尽量少放玩具、摆件,以保持视野清晰。
2.AB柱盲区
前挡风玻璃两侧的A柱。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前,驾驶者的视野都会被A柱部分遮挡,造成一个视野上的盲区。
【应对措施】
行驶时提前观察路况,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3.后视镜盲区
右转或左转时,如果转弯角度大或连续变两个以上车道时,后视镜根本看不清转弯过去车道上的来车。
【应对措施】
不连续变车道,多看后视镜。可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扩大视野的辅助镜,以减少盲区。
第二类:行驶过程中的盲区1.后座乘客下车盲区
路边停车时,驾驶位及副驾驶位可以通过后视镜来观察后方的情况,后座乘客视野会受到阻碍,很难注意到后方来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盲目开车门易出现危险。
【应对措施】
后座乘客开门要慢,下车前要养成观察左右后方路况的习惯,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2.超车盲区
超车期间因为前后车辆的遮挡较多,所以危险系数较高。尤其是超越公交车等大型车,前方盲区更大。
【应对措施】
超车注意前车车头,会车注意对面车辆的车尾。
3.上下坡盲区
车辆在上坡时,司机的视野和坡面形成夹角,看不清楚前方的路况,出现视野盲区。车辆在下坡时,也可能遇到此类情况,无法发现对向车辆及其他障碍物。
【应对措施】
车辆在上下坡时,应将车速降低至可控范围内,适当鸣喇叭提醒对向来车。
4.山路盲区
车辆行驶在山区弯道时,内侧山体可能阻挡视野,无法准确判断对向是否有来车,对向车辆也可能遇到此类情况。
【应对措施】
山路行车,一定要多留意路边的提示标牌,转弯期间鸣笛提醒其他车辆,不要盲目依赖导航等电子设备,要控制车速,尽量靠车道右侧行驶。
5.光线盲区
夜间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时,远光灯灯光直射对面司机的眼睛,造成眼前白花花的一片,两个车灯之间形成的光区将让周围成为“盲区”。
【应对措施】
出隧道或开夜车,驾驶员不要跟车太近。
6.大型车内轮差盲区
你以为大货车转弯:“咱们各走各的道,互不接触”
实际上它的路径:“这一片儿都属于我,有内轮差”
内轮差是指车辆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这个区域是司机视线的盲区。
这是造成大型车转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也被称为“致命地带”。
【应对措施】
①远离盲区:
骑行或驾车时不要在货车两侧盲区并排前行,也不要紧跟在货车之后。
②注意内轮差:
应尽量远离正在转弯或准备转弯的大货车,等待其通过后再通行。
③保持车距:
非货车驾驶人跟车行驶时应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车距,否则正处于大货车后车盲区,大货车驾驶人无法观察后方行车环境,易引发事故。
④谨慎超车:
非货车驾驶人驾车超越大货车时应选择视野良好的直道,并提前变更到货车左侧车道。临近货车时,交替使用远近光灯或鸣笛示意,切忌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