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年贵州省城投企业排行榜出炉哪家排第一毕节市城投公司
2020年贵州省地方政府与城投平台专题分析报告
普益标准数据研究中心
2020年3月
摘要
贵州省2019年GDP为1.6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GDP同比增速为8.3%,增速全国第一,
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其次。财政方面,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为1726.8亿元,在全国处于中下游。
债务方面,
贵州省2018年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8834.15亿元,
债务规模在全国为第六高,无论是债务规模还是债务负担水平,贵州省的债务压力均明显大于全国其余的省份。
贵州省下辖9个地市州,
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三市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三。财政债务方面,贵阳和遵义的财政收入远高于其他地级市,其中贵阳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约为411.34亿元,但
其债务余额也是全省最高,达2192.91亿元。从广义政府债务率方面来看,
全省各地级市的政府债务负担都很重,
最高的为黔东南自治州,广义债务率高达485%,而债务负担相对较轻的是黔西南自治州,广义债务率为256%。
根据普益标准的地方政府评价模型,
全省各地级市政府的综合评分偏低。贵阳、遵义、六盘水位列全省前三,
其中贵阳市的经济、财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表现较好。
区县级政府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遵义仁怀市,
该县级市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均为最佳。综合排名其次的是六盘水钟山区,该区的主要优势在于财政情况较好且债务负担较轻。钟山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9个省级开发区之一,获得政府较大的支持力度。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贵州省曾发行过城投债或信托产品的城投企业共有179家,其中地级市的城投平台(含省级)共88家,占比49.2%,两类城投平台数量持平。在区域分布方面,贵阳市和遵义市的城投企业最多,分别有34、33家,铜仁市的城投企业数量最少,仅9家,可见
贵州省的城投企业分布较为集中。
在融资方式方面,就债券市场而言,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2019年末贵州省城投债余额共计2661.37亿元,其中地级市城投募资1826.61亿元,占比68.6%。统计发现,
区县级城投的债券期限和融资成本均略高于地级市城投,说明贵州省地级市城投企业的融资能力比区县级城投企业更强。
就信托市场而言,2019年末贵州省有60家城投企业有存续的集合信托产品,共募资187.53亿元,区县级城投企业则募资103.74亿元,占比55.32%,可见,
非标信托以区县级城投企业为融资主力,且信托融资成本要略微高于地级市城投,但融资期限反而更短,故投资者可能对区县级城投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同时,地级市和区县级城投的信托产品期限均在2年左右,融资成本均在8.7%以上,投资者对贵州省地级市的风险评估也不低。
对比债券、信托两种融资途径,贵州省城投企业债券募资规模是信托的近14倍,
可见贵州省城投企业主要依靠标准化的债券融资,但有信托存续的企业占41%,可见全省城投企业的整体资质不算特别优质。
在非标违约方面,从2018年至2020年3月期间,
贵州省共有34家城投企业的非标产品出现不同类型的违约,占全部非标违约城投企业数量的47.83%,共涉及47只非标产品,涉及产品规模为104.77亿元。其中区县级城投企业有24家,相关产品规模为63.58亿元,占比61%,
区县级城投企业涉及违约的非标产品规模更大。在产品类型方面,信托产品违约规模较大,
为37.75亿元,占比38.6%,其次是私募基金,涉及31.78亿元。
从城投企业的角色来看,违约产品中城投企业作为融资人的比例更高,涉及违约规模69亿元。在区域分布上,遵义的非标违约规模最高,达30.48亿元,共有8家城投企业涉及非标违约,紧随其后的是黔南自治州。在贵州省9个地级市中,仅贵阳市暂无城投企业有非标违约。
根据普益标准的城投企业评价模型,我们计算了贵州省117家发债城投企业的综合评分,其中地级市城投平台参评57家,区县级平台60家。
1-2档无城投企业分布,
地级市企业集中在4-6档,区县级城投集中在6-8档。故
贵州省城投企业的综合评分整体来看并不高,
但地级市城投的平均综合表现还是较区县级城投更好。
地级市平台中,综合排名在前十位的几乎都是贵阳市的城投企业,主要得益于贵阳市地方政府良好的综合表现,除此以外,还有六盘水和遵义市的交投公司入选,其中综合实力位列第一的是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各区县级城投企业中,综合排名第一的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在政府背景还是企业自身实力上,均表现良好。
而综合排名最末的区县级城投是普定县润民水务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该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性业务,且普定县政府实力较弱,故该城投综合排名不佳。
目录
一、贵州省地方政府综合分析
(一)贵州省经济财政分析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地貌以高原山地居多,经济方面以“两烟一酒”最有知名度。全省GDP在2019年为1.68万亿元,排名全国第22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同年GDP同比增速为8.3%,增速全国第一,但较2018年下降0.8个百分点。
由于2019年贵州省人均GDP暂未公布,故以2018年的人均GDP水平来看,全省人均GDP为4.12万元,在全国属较低水平。
图 1:2019年全国各省经济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在产业结构方面,从2019年的GDP构成来看,贵州省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其次。其中第一产业占比13.6%,第二产业占比36.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0.27%。尽管贵州省第三产业比重在逐年上升,但第一产业比重在全国较为靠前,主要由于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种植业占比较大。
在财政收支方面,由于2019年财政数据未公布,故以2018年的财政数据进行分析。2018年贵州省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为1726.8亿元,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税收收入占比73.31%,
税收收入来源比重与2017年持平。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4.42%,水平较低,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7%。而全省2018年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仅为2976.69亿元,同比增速为15.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58.01%,较2017年相比有所下降。由此可见,
贵州省财政总收入中,
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速相对较快,
来源于税收的财力稍显薄弱。
(二)贵州省债务分析
在地方政府债务方面,贵州省2018年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8834.15亿元,债务规模在全国为第六高的省份。相比之下,2018年末全省城投债余额为2768.3亿元,约为政府债务余额的31.33%。
就实际债务负担水平来看,
2018年全省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为59.66%,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财政总收入)为296.78%,该指标在全国仅次于青海省,可见
无论是债务规模还是债务负担水平,贵州省的债务压力均明显大于全国其余的省份。
图 2: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普益标准地方政府评价模型
普益标准从经济、财政、债务和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对地方政府进行综合评价。
经济方面选取了GDP、人均GDP、GDP增速及城镇化率等四个指标进行打分并加总,省级和地级市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满分为20分,而区县级政府的经济得分满分为30分。
在财政方面,选取了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税收收入比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等指标进行打分,财政指标的总分值为35分。
在债务方面,我们选取了负债率和债务率进行评价,其中广义负债率是指用广义地方负债(城投有息负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来衡量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一般预算债务率是指(地方债务/一般预算收入),广义一般预算债务率是指(广义地方债务/一般预算收入)。考虑到区县级的债务在一定程度上会由上级政府负担,故普益评价给予省级和地级市的债务得分满分为35分,区县政府的债务得分总分为25分。
在发展潜力方面,我们选择常住人口增速、税收增速和人均GDP增速来衡量地方政府的发展潜力,该项总分值为10分。
最后,我们将这四方面的得分进行相加,得到地方政府的综合评分。
表 1:2020年普益标准地方政府综合评价模型
二、贵州省地级市政府综合分析
(一)地级市政府经济分析
截至2018年末,贵州省下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52个县,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5个市辖区,1个特区,省政府的驻地在贵阳市云岩区,唯一的特区是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主要以开发煤炭资源而设立。
在经济体量上,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三市的GDP规模位于全省前三。且贵阳市的人均GDP最高,为7.84万元/人,六盘水市其次,其人均GDP为5.21万元/人。在产业结构方面,贵州省9个地级市均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其次,第二产业占比甚少,主要由于贵州省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多为高原山地,不宜发展工业。从人口增速来看,
贵阳市的人口增速最大,为1.71%,而其余地级市的人口增长率多在0.5%以下,可见人口几乎多流向贵阳市。
图 3:2018年贵州省各地级市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地级市政府财政分析
在各地级市的财政收支方面,贵阳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高,约为411.34亿元,财政总收入为755.52亿元,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财政收入最低,仅66.38亿元。从规模来看,
贵阳和遵义的财政收入远高于其他地级市。在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方面,贵阳和六盘水的自给率较高,
但仅贵阳市超过50%。就增速来看,遵义、贵阳和毕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高,但增速水平仍旧有限。
图 4:2018年贵州省各地级市财政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地级市政府债务分析
从债务规模来看,2018年末贵阳市的债务余额全省最高,达2192.91亿元,高出遵义市近827亿元,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债务规模最小,仅有414.7亿元。
从广义政府债务率方面来看,
全省各地级市的政府债务负担都很重,
最高的为黔东南自治州,广义债务率高达485%,而债务负担相对较轻的是黔西南自治州,广义债务率为256%,黔南自治州因债务率指标缺失未参与排名。从广义债务结构来看,贵阳的城投企业债务余额占比较大,占广义债务的33%,城投债务占比较低的是铜仁市,仅占7%。总体来看,贵州省各地级市的广义债务仍以政府债务为主,城投企业债务较少。
图 5:2018年贵州省各地级市债务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四)普益标准贵州省地级市政府评价结果
根据普益标准的地方政府评价模型,我们对贵州省9个地级市(含自治州)进行综合评价。
从四方面的综合表现来看,
全省各地级市政府的综合评分偏低。贵阳、遵义、六盘水位列全省前三。
其中
贵阳市的经济、财政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表现较好,
故综合得分为全省第一,遵义市在财政及发展潜力方面表现较优,而六盘水的优势主要在于经济和债务方面。另外,铜仁、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综合排名全省最末,主要在于经济、财政和发展潜力方面表现较差。
在产业经济方面,贵阳市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方面主要依赖房地产,近几年贵阳凭借气候凉爽和电价便宜两个核心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未来也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产业和健康医药产业。
遵义市的支柱产业是白酒制造业,以茅台为龙头,形成了“遵义十大名酒”品牌。除此以外,卷烟制造、煤炭、电力和精制茶制造业等产业也为遵义的经济发展贡献较多。
但总体来看,遵义的经济支柱还是主要依赖白酒行业,有过分依赖单一产业的风险。
六盘水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主要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形成了煤炭、电力、钢铁以及建材四大支柱产业,但在国家强调去过剩产能和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六盘水的经济发展潜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不可过多依赖传统优势产业,故因地制宜,选择了特色农业经济,通过种植“凉都三宝”——早春茶、刺梨、猕猴桃,发掘新经济增长点。
表 2:2018年贵州省地级市政府普益评价结果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贵州省区县级政府综合分析
(一)区县级政府经济分析
根据2018年的公开数据,在贵州省下辖的区县级(包含县级市)政府中,2018年贵阳市云岩区和遵义仁怀市的GDP总量位居前两名,分别为805.71亿元、722.7亿元。
就人均GDP而言,仁怀市的人均GDP在全省所有区县中最高,达12.9万元/人,主要因当地有茅台等知名酒企。
产业结构方面,GDP排名前十名的
区县其产业结构有自身的特点,
如贵阳市云岩区,其经济结构十分依赖于第三产业,该产业占比83%,而遵义怀仁市、六盘水盘州市则以第二产业为经济重心,它们重点发展工业制造,怀仁以白酒制造为主,盘州市则以煤炭工业为主。而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第一产业占比为21%,全省最高,其余的区县则多以二、三产业并重。
图 6:2018年贵州省经济排名前十的区县级政府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区县级政府债务分析
从2018年区县级政府的广义政府债务余额来看,在已有公开政府债务的区县中,贵阳观山湖区、六盘水盘州市和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广义债务规模为全省前三高的区县,在230亿元左右,三者间债务差距较小。另外,在贵州省各区县中,2018年末城投债余额最高的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里市的城投平台多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少数负责交通建设,是一家主要负责旅游产业。
从
广义政府负债率
来看,债务规模前十位的区县广义债务负担都很重,债务负担相对较低的是遵义仁怀市,广义债务率为204%,而债务负担最重的则是凯里市,广义政府债务率已高达686%。
可见,贵州省无论是地级市政府,还是区县级政府,其政府债务负担水平都值得警惕。
图 7:2018年贵州省政府债务前十的区县级政府债务指标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普益标准贵州省区县级政府评价结果
从各区县的综合得分来看,排名在前十位的区县中,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各有3个,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2个,贵阳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有1个。
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区县是遵义仁怀市,该县级市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均为最佳。
仁怀市的工业企业中,酿酒企业占绝大多数,除了国酒茅台,还有很多其他的驰名商标,例如小糊涂仙。且围绕着酒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仁怀发展了酿造、灌装、运输等一系列配套的轻工业。
另外,综合排名其次的是
六盘水钟山区,该区的主要优势在于财政情况较好且债务负担较轻。
钟山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9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可以获得政府较大的支持力度,同时拥有水城矿务局、水城钢铁公司、水城发电厂、水城水泥厂等大型国有企业,是六盘水的中心城区。
表 3:2018年普益标准贵州省区县级政府综合评价结果前十名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四、贵州省城投企业概览
(一)贵州省城投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贵州省曾发行过城投债或信托产品的城投企业共有179家,其中地级市的城投平台(含省级)共88家,占比49.2%,区县级的城投平台共91家,占比50.8%,
两类城投平台数量持平。
从区域来看,贵阳市和遵义市的城投企业最多,分别有34、33家,铜仁市的城投企业数量最少,仅9家。另外,城投数量在前三名的城市贵阳、遵义、六盘水共有94家城投企业,占比高达52.5%,表明
贵州省城投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
图 8:2019年末贵州省各城市城投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另外,贵州省的区县级城投企业分布非常分散,全省仅有2个区县的城投平台数量超过5家,其中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的城投企业数量最多,其后依次为六盘水盘州市和六盘水钟山区,剩余未在表中的区县还有33个,绝大多数仅有1家区县级城投企业。
具体来看,盘州市的城投企业涉及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投资以及能源开发建设。而钟山区的城投企业几乎均从事城建开发建设任务。
图 9:2019年末贵州省区县级城投企业数量前十的区县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二)贵州省城投企业融资方式
城投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分为以债券为主的标准化产品,和以银行贷款、信托、资管、融资租赁等为主体的非标产品。根据普益标准数据,下文主要分析债券和信托产品融资情况。
1.贵州省城投企业融资方式概览
从债券市场来看,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贵州省共有112家城投企业有债券存续,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55家,区县级城投企业共计57家。从债券数量上来看,共有338只债券存续,其中由地级市发行的占比61.5%,区县级城投债数量占比38.5%。
从融资规模来看,
2019年末全省城投债余额共计2661.37亿元,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共募资1826.61亿元,占比68.6%,而区县级城投企业共募资834.76亿元,占比31.4%,
地级市的融资规模高于区县级城投企业的两倍。
可以看出,平均每家地级市城投企业发行约4只债券,募资近33亿元,而平均每家区县级城投发行约2只债券,融资15亿元,约为地级市平台融资额的一半。从债券期限及
票面利率来看,区县级城投的债券期限和融资成本均高于地级市城投。
可见,在
标准的债券市场中,地级市城投企业的融资能力比区县级城投更强。
从信托产品市场来看,2019年末贵州省有60家城投企业有信托产品存续,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28家,区县级城投企业32家,占比53.3%。涉及信托产品共312只,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所发行的仅146支,其余的53.2%由区县级城投企业所发行。
从规模上来看,
贵州省城投企业现存续的信托产品规模为187.53亿元(根据普益标准集合信托产品数据得到,部分未公开的单一信托产品未涵盖在列),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募资83.79亿元,占比44.68%,区县级城投企业则募资103.74亿元,占比55.32%,可见
区县级城投企业的融资规模略高于地级市城投企业。
从信托产品特征来看,地级市城投企业的融资期限略长于区县级城投企业,且
地级市城投的平均利率略低于区县级城投。
另外,对于预期收益率最高的前10只信托产品,均是由区县级城投企业发行,融资成本几乎均在10%左右,期限为2年或者3年,发行主体主要为安顺市普定县的城建公司,以及遵义市播州区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
综上表明,
非标信托产品市场以贵州省区县级城投企业为融资主力,且区县级城投的信托融资成本要略微高于地级市城投企业,但地级市和区县级城投的信托产品期限均在2年左右,融资成本均在8.7%以上,故在信托市场中,无论是对贵州省的地级市城投还是区县级城投,投资者都索要了较高的风险溢价。
表 4:2019年末贵州省城投企业存续债券与信托产品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对比债券、信托两种融资途径,从规模来看,贵州省城投企业债券募资规模是信托的近14倍,
但债券市场中地级市企业的融资规模更大,而信托市场中区县城投的融资比例稍高,且债券市场中的差异更为明显。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目前仍有债券或信托存续的城投企业共有146家,全省仅通过债券融资的城投企业有86家,占比58.9%,有34家企业仅通过信托融资的企业,而同时采用两种方式的有26家城投,占比17.8%,
可见贵州省城投企业主要依靠标准化的债券融资,
但有信托存续的企业占41%,
可见全省城投企业的整体资质不算特别优质。
从期限和利率来看,债券的平均期限为5.77年,而信托的平均期限仅为2.08年,债券期限是信托期限的近3倍,同时债券的平均利率为6.54%,而信托的平均利率为8.76%,出现利率倒挂。
可见,与信托相比,通过债券融资将会对城投企业更为有利,能长时间使用更低成本的资金。
另外,从平台类型来看,在72家地级市城投平台中,仅发行债券的企业有44家,占比61.1%,仅通过信托计划融资的有17家,两种方式并用的有11家,占比15.3%,
即通过信托融资的地级市企业数量占比38.9%。
在74家区县级城投平台中,仅通过债券融资的有42家,占比56.8%,仅通过信托融资的有17家,占比23%,双管齐下的区县城投企业则有15家,占比20.3%,
则区县级城投企业中有43.2%的企业会通过信托产品融资,
信托融资企业占比有所上升,较地级市城投企业多出4%。
可见,
区县级城投和地级市城投虽然均以发行债券为主,但与地级市城投企业相比,区县有更大比例的企业会通过信托产品融资,表明区县级城投企业的整体信用资质较地级市城投企业要差,需从信托等非标渠道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且期限短成本高,故区县级城投企业整体的财务压力和再融资风险都比地级市城投企业更大。
图 10:2019年末贵州省不同融资方式的城投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对于26家同时有债券和信托存续的城投企业,我们按照信托产品金额占总募资额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序,排名前十位的城投企业如下表,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共4家,且占比在60%以下。而个别区县级城投的非标规模占比明显高于地级市城投,占比最高的是贵州六盘水攀登开发投资贸易有限公司,其主要依靠信托产品融资,比例高达86.1%,该企业主要运营水月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
表 5:2019年末贵州省信托占比前十名的城投企业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2.贵州省城投企业债券主体概览
就2019年末债券规模来看,全省债券余额最高的是地级市城投——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共计371.7亿元,其资产规模达2630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3%,。该公司主要承担贵安新区内土地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
在债券余额前十高的城投平台中,仅有一家区县级城投平台,但其余额仅55.1亿元。总体来看,除了前三名的城投企业外,其余城投企业的债券余额均小于100亿。
表 6:2019年末贵州省城投企业债券余额前十名的企业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3.贵州省城投企业非标违约情况
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3日期间,贵州省共有34家城投企业的非标产品出现不同类型的违约,共涉及47只非标产品,产品规模为104.77亿元,涉及违约金额97.7亿元。其中地级市城投企业涉及违约的有10家,相关产品规模为41.19亿元,区县级城投企业有24家,相关产品规模为63.58亿元,违约金额为57.73亿元,
可见区县级城投企业涉及的非标违约产品规模更大。
从违约金额来看,
地级市城投企业中,贵州西南交通投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涉及的违约规模最高,达14亿元。区县级城投企业中,遵义市汇川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非标违约规模最高,达9.5亿元。
表 7:2018-2020年3月贵州省地级市城投企业非标违约产品规模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表 8:2018-2020年3月贵州省区县级城投企业非标违约产品规模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涉及的产品类型来看,信托产品涉及的违约规模较大,为37.75亿元,占比38.6%,其次是私募基金,涉及31.78亿元。从城投企业的角色来看,城投作为融资人的违约规模为69亿元,而作为担保人的产品规模为28.48亿元,可见,
违约产品中,城投企业作为融资人的比例更高。
表 9:2018-2020年3月贵州省城投企业非标违约规模概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从非标违约涉及的区域来看,遵义市涉及的非标违约规模最高,达30.48亿元,共有8家城投企业涉及非标违约产品,紧随其后的是黔南自治州,其涉及非标违约的城投企业共有11家,在数量上最高。另外,在贵州省9个地级市中,仅贵阳市的城投企业暂未出现非标违约。
图 11:2019年末贵州省各区域非标违约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三)普益标准城投企业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城投企业的优劣不仅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有关,还与其所属地方政府的综合实力密不可分。因此,普益标准针对城投企业的综合评价模型中,包含了地方政府综合评价、企业实力及舆情三个方面。模型涉及的具体指标及对应分值如下表所示,最终根据各项指标得分计算出城投企业的综合评分,并根据分值将企业划分为1至9档,对应的评分依次降低。
表 10:2020年普益标准城投企业综合评价模型
(四)普益标准贵州省城投企业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普益标准的城投企业评价模型,我们计算了贵州省117家发债城投企业的综合评分,其中地级市城投平台参评57家,区县级平台参评60家。
1.贵州省城投企业综合评价结果概览
从全省各城投企业的普益综合评价结果来看,1~2档无城投企业分布,地级市企业分布在4~9档,其中5档数量最多,有21家,对应的综合评分为73.03。而区县级城投分布在3~9档,其中位于8档的企业数量最多,有19家。另外,地级市城投集中在4~6档,区县级城投集中在6~8档,由此可见,
贵州省城投企业的综合评分整体来看并不高,但地级市城投的平均综合表现还是较区县级城投更好。
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出贵州省城投企业的综合实力悬殊较大,处于3档的区县级城投企业仅1家,是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平均综合得分为77.81分,主要因其政府实力较强。而处于9档的地级市城投企业仅1家,是安顺渝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平均综合得分仅64.91,主要差距在于企业实力得分,具体原因在于债务负担过重,偿债能力较弱。
从普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贵州省区县级城投企业的平均综合得分要低于地级市城投企业,
符合前文从融资方式中得出的结论,
即整体来看,地级市城投企业的资质要优于区县级城投企业。
图 12:2019年贵州省城投企业普益评价各档数量分布和平均得分情况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2.贵州省地级市(含省级)城投企业综合评价
根据地级市城投企业的综合得分,我们发现
综合排名在前十位的平台中,几乎都是贵阳市的城投企业,主要得益于贵阳市地方政府良好的综合表现,除此以外,还有六盘水和遵义市的交投公司入选。
从
综合实力
来看,位列第一的是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主要负责对贵广铁路与贵州省境内其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融资管理及运营管理。其主要优势主要在于贵阳市的政府实力,同时相比于贵阳市其他的城投公司,其本身的财务情况较好。若单从企业自身实力来看,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得分最高,其优势主要在于财务状况较好,且有其他偿债来源作有力保障。
另外,安顺渝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综合评分在全省地级市平台中排名最末,是地级市平台中唯一的一家9档企业,且无外部主体评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主要负责安顺市的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业务公益性较强,企业运营依赖杠杆,且偿债能力较弱。
表 11:2019年贵州省地级市城投企业普益综合评价前十名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
3.普益标准区县级城投企业评价结果
根据各区县级城投企业的综合得分,我们发现在前十名的区县城投中,贵阳、遵义和六盘水市等下属区县的城投企业综合实力排名靠前,其中贵阳市和六盘水市的占比较多,同样也是依托政府实力。
另外,综合排名第一的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在政府背景还是企业自身实力上,均表现良好。在企业实力方面,该平台主要开展水务、交通、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投融资及经营管理,其2018年净利润主要来源于自身主营业务,较少依赖于政府补贴。
另外,在全省综合表现前十名的城投企业中,排名前两名的是区县级城投,分别是仁怀市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云岩贵中土地开发基本建设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它们的综合评价略胜于其他地级市城投企业。
除此以外,综合排名最末的区县级城投是普定县润民水务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性业务,且普定县政府实力又相对较弱,故该城投综合排名不佳。
表 12:2019年贵州省区县级城投企业普益综合评价前十名
数据来源:普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