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911事件18周年聊聊当年差点赔到破产的保险业911保险公司
导读:
“今天是911事件18周年,我们来聊聊当年差点赔到破产的保险业。”
2001年9月11日上午,繁华的纽约看似和往常一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这座世界商业之都中不断穿行,帝国大厦的光辉依然照耀着这座城市,但随着一声巨响,一架波音767民航客机径直撞上了位于纽约核心地带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几分钟后,另一架客机也随之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楼中的人们从几百米的高空不断坠落,死亡是等待他们唯一的结局。
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被撞击时的场景
因楼内高温而不得不选择跳楼的人们
撞击发生后,浓浓灰烟笼罩了大半个城市,面对灾难,惊恐早已在人群中蔓延,呼喊与奔跑成了大部人下意识的选择。这就是在美国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据统计,911事件的遇难人数高达近3000人,其造成美国经济损失约2000亿美元,事件发生后美国的航天业与保险业等行业亦遭受了重大打击,特别是部分保险公司几乎已赔到濒临破产的危险境地。
根据保险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众保险公司针对911恐怖袭击事件共计赔付约437亿美元,
同时根据美国兰德公司(RAND)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911事件中遇难或受伤的公民每人平均获赔310万美元,共计87亿美元
。这等巨额赔付让当时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最终多亏了再保险制度才让这些保险公司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生存了下来。
再保险制度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保险公司在承保投保人的保单后,将承保的保单风险部分转交给再保险公司进行承保,通过此制度便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
而在911事件中,蒙受损失最大的也是三家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和伦敦劳合社保险,每家净亏损20亿美元,同时还致使整个再保险行业2002年呈现出效益严重下降的负面形势。
但因为世界上的再保险公司规模普遍又要比一般的保险公司大很多,所以即使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些再保险公司依然能屹立不倒,顺带也能让普通保险公司得以喘一口气,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再保险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不少保障类产品的核保标准就与再保险公司有着一些关系,所以再保险制度应该算是保障保险公司承保风险的一面巨盾。
而回到911事件,其不仅给当时的美国与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亦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且不可逆的伤害,
据统计911事件后在地面参与营救的消防员与警察等,因低估了飞机燃油燃烧后的有害气体释放影响,后来患上癌症的多达3700多人,其中消防队员就有2100余人
,截止目前,部分人已因癌症等疾病而去世,余下活着的人也要继续忍受病痛所造成的肉体与精神折磨。
虽然灾难不能预测,保险公司的损失亦不能避免,但笔者还是对比了一下911事件与汶川地震受灾人群的人均保险赔付额,
相比美国人的310万美元的赔付额,汶川地震受灾人群人均却只有1.9万元人民币的赔付。
生命无价,但赔付有价,笔者现在都还依稀记得当时内地有保险公司因没人可赔而只能捐钱献爱心的窘境。
同时就在911事件18周年的今天,美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大使馆附近发生爆炸,一枚火箭弹击中美使馆附近的阿富汗国防部“外墙”,但索性没有人员伤亡,这看起来又是一次有意而为之的事件。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对于历史事件的纪念绝不仅仅是为了缅怀,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教训与成长。
在911事件中,保险公司所赔付的巨款虽然让自身蒙受了损失,但却让美国民众又一次感到了保险的价值,而对于内地保险而言,各类保险的观念普及依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吾等却亦将不断上下而求索,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您的支持和关注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如果您觉得文章写的还不错,请点个关注并且转发吧,万分感谢!
特别申明:此文由惟精维一原创,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