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推荐】95后女生斥巨资买下上市公司背后竟是造假大王什么阴谋卖壳公司

小智 0

兄弟们,克罗地亚点球大战送走了夺冠大热门五星巴西,魔笛再次带领格子军团创造了奇迹;摩洛哥送走了葡萄牙,一起送走的还有扛着葡萄牙走过16年低谷的C罗,最富裕的一场仗,却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完美谢幕。也许,青春就是这样,有激情澎湃,也有垂头惋惜,一代人叙说着一代人的意难平,总归是要有些遗憾的。

足球场,就是这样一个书写着奇迹,记录着遗憾的地方。股市也一样,充满了故事与奇迹,有的公司能活到现在,本身就是个奇迹。

前段时间一则“95后”女生斥巨资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的消息刷爆网络,看看人家,20几岁就拿下上市公司了,而我都30了,还在为拿下哪家外卖而殚精竭虑。不过当我看了这位“95后”女生的背景,以及拿下的上市公司后,却感觉这件事并不简单。

被拿下的公司叫国立科技,

11月10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永绿实业以及实控人邵鉴棠、杨娜,1.96亿把上市公司10%的股权转让给了泉为绿能,并且把另外12%的表决权 也委托给了泉为绿能行使,自此泉为绿能的实控人褚一凡也就成了国立科技的实控人

这位褚一凡自然就是女主了。

看看女主的简历,当过记者、当过执行总经理、当过董事长助理,从去年到现在还当过董事长。

这不妥妥的大女主剧本吗?微商都不敢这么发朋友圈。可即便励志,单凭这份简历,也不至于达到上亿家产吧?况且是拿出1.9亿买壳。

爽文都是骗人的,哪有什么大女主,现实中的大女主,不是拿了剧本逆袭,而是本身就家境斐然。褚一凡可能没那么大本事,但她的父母可都是资本市场老镰刀,造假老炮了。当年的雅百特造假案正是他们一手操的刀。

2015年,褚一凡的父母陆永和褚衍玲两夫妇,控制的雅百特借壳中联电气上市。

当时中联电气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把雅百特装入了上市公司。

这两口子一波空手套白狼,是一分钱都没花就控制了上市公司。

之后为了完成业绩的对赌协议,两口子也是煞费苦心,自买自卖,通过跨境贸易来造假,更搞笑的是,为了让这场戏逼真点,还声称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把造假业务发展到了巴基斯坦。“巴铁”表示自己也蒙在鼓里,你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业务这么广泛。

从2015年-2016年,雅百特通过虚构海外工程项目、虚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等手段,收入造假5.8亿,利润造假2.6亿。

东窗事发后,除了罚款,陆永喜提终身证券市场禁入,褚衍玲喜提3年证券市场禁入。

雅百特也是一度走到了退市的边缘,进入破产重整。直到今年才整完,摇身一变成了现在的雅博股份。

你别看人之前给上市公司整破产了,但自己腰包还是很殷实的。就拿这次闺女买上市公司的底气来说,

公告显示,褚一凡长期持有不低于1500万的活期存款,持有1.53亿市值雅博科技的股票,在上海还有488平的不动产,以及一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

甚至还想拿买下的国立科技的股票质押融资7700万。

该说不说的,拿着收购来的上市公司股份质押得到的钱,来收购上市公司。这波操作,有你爸妈当年空手套白狼的风范了。

咱先不说这些家底怎么来的,咱就是说褚一凡买壳这事,不会是背后终身禁入证券市场的爹指使的吧?意欲何为?难不成还想梅开二度?你也不能怪我乱想,毕竟有前科。父母有前科,那是可能影响子女考公的,在我们山东,不孝有三,无编为大,这不毁了吗?

扯远了,我们回来看看这上市公司国立科技,也不是啥好玩意,能活到现在,真就是奇迹了。

国立科技主业做的是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2017年上市。如果褚一凡拿的是大女主剧本,那么国立科技肯定就是那个憨批。憨到一拍脑袋,又算错了,我可真笨的那种。

好在这会计差错只影响收入和成本,不影响其它的

不然还得单独给它开一席。

上市头两年,国立科技的收入增长还是有点东西的,2019年直接翻了一倍超过20亿,但东西也不多,翻完就停滞增长了,甚至逐渐下滑。

而利润方面更是走出了一种坟头蹦迪的感觉,收入增长的三年利润一年不如一年,2019年收入是翻倍了,但利润却反向打了5折多,且上市3年一共赚了1.44亿,2020年和2021年两年就亏了5.59亿。

上坟烧纸也不过如此,怪不得上市才5年,实控人就急吼吼的卖壳呢?

不过这收入增长总得有纲啊,且结合这利润情况来看,多半是接了什么不值钱的活。从2018年,国立科技就通过控股子公司国立供应链开展了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从事大宗商品批发和贸易服务,

2019年贸易收入将近8亿,贡献了4成的营收。

只不过这部分业务,收入看着挺唬人的,实则不咋赚钱,

毛利率不到2个点,对利润贡献有限。

所以国立科技那几年只是收入看上去表面光鲜,实则盈利能力拉的一裤。之后业绩的停滞不前,也正是因为贸易业务的缩减,到今年中报,贸易业务的收入已经不足1个亿了。你要单说不赚钱也就罢了,多少算门生意,关键是这块业务还为国立科技埋了个好大雷。

说是供应链业务,实则干的就是二道贩子的买卖,中间商赚个差价,就这还能让人给忽悠了?

2020年年报国立科技说,因为供应商无法交货,所以子公司的预付款计提了将近7200万的坏账。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2020年光信用减值损失,就有8800多万。

2021年,真就来个梅开二度,说是因为部分客户经营困难、部分子公司经营关停等原因,

又确认了8100多万的信用减值损失。

上游交不出货,下游给不出钱,你还真是雨露均沾,关照了上游又关照下游。

供应商一口锅,客户一口锅,怎么能少的了大环境呢?忘了谁也忘不了疫情呀。于是因为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订单减少等等原因,

国立科技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都进行了减值,两年减了1亿多。

说到这,我就不免担忧,你们说疫情现在也逐渐放开了,我以后万一过的还不如意,是不是就不能怪疫情了?我可咋办啊?上市公司们可咋办啊?

最后,兄弟们关注一波,我再多说几句。就这么一场交易,一边家里有造假前科,自己有可能是被推到明面上的“95后”大女主;另一边是上市没几年,实控人是忙着套现离场的上市公司。你说买这壳图啥呢?不能是看中这公司未来的前途吧?反正看上的不是公司的钱,就是各位的钱呗。

关注我,观看更多上市公司精彩故事。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下期再见。

自动测量仪公司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