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985系占领网贷圈P2P奈何成了双一流大学生的竞技场拍拍贷2000额度是多少
作者:烤肉
中国顶级学府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放眼望去,整个中国互联网圈,不管是BAT还是TMD亦或是其他新兴公司,除了阿里巴巴的“二本生”风清扬以及近日上市公司泡泡玛特的“民办生”王宁,
其他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创始人的学历几乎都是“211”起步,挂上“985”金字招牌的也是屡见不鲜,用现在的标准来说,那都是“双一流”人才。
人才有多大的塑造力,就有多大的破坏力。
1
今年,
流量焦虑下的互联网巨头们在社区团购这块新“战场”打的不可开交,大有“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既视感。
沉默两年之久的人民大学高材生“大强子”要亲自“挂帅出征”,这可是个电商界的“狠角儿”,
当年身在异国他乡,“远程遥控”京东作战,硬是把腾讯电商打的“找不到北”,才有了后来“不打不相识”的握手言“合”。
可是,就在
大佬们“磨刀霍霍向猪羊”之际
,某媒“挺身而出”:
(尔等)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意思很直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不是能力越大,就只想着挣钱越多!
网贷圈就是摆在眼前活生生的案例,从高峰时5000多家P2P平台同生共存,到
如今“团灭清零、遍地狼藉”,这是再深刻不过的教训。
当我们拎出这些头部P2P创始团队的简历发现,他们可谓是
“顶流精英,人中龙凤”
,
高学历、富二代、不差钱,能力强……是贴在他们身上最普遍的标签。
2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几乎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家叫拍拍贷的公司在上海成立。
就在这一年前,顾少丰还是国内最大的播客聚合平台菠萝网的创始人,
有“穷人的银行家”之称的尤努斯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而尤努斯的事迹其实就是把钱借给穷人,帮助穷人度过生存危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故事。
创业多年的顾少丰商业嗅觉很是敏锐,他拉来了睡在上铺的兄弟张俊与高中同学胡宏辉开始探讨在中国创办线上小额借贷模式的可行性。
三人臭味相投,决定一试,顾少丰便关了如日中天的菠萝网重新创业。
CEO张俊、CMO胡宏辉、CTO顾少丰、CRO李铁铮四位上海交大工科男组成了拍拍贷的“四大天王”,用他们自己对创始团队的描述更为贴切:
光头的张俊像唐僧,瘦瘦的胡宏辉类似猪八戒,负责风控的李铁铮像悟空,而顾少丰更接近于沙僧。
创业之初,他们还奉行“互联网免费”的方法论,几个合伙人凑的200万启动资金很快就捉襟见肘,招聘的员工眼看公司有发不出工资的风险,纷纷“另谋高就”。
几位合伙人放弃曾经几十万的年薪,拿着3000块钱的工资创业,连他们自己都感到人生渺茫。
直到张俊果断的放弃免费模式,开始向借款方收取2-3个点的服务佣金,拍拍贷的日子才算好过了一点,
5年之后,他们拿到了红杉资本对拍拍贷2000多万美元的A轮融资,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老大正是上海交大的沈南鹏。
2017年,经过几轮大洗牌之后,拍拍贷这波前浪没被拍在沙滩上,反而在11月10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了,走到了人生巅峰。
3
如果说拍拍贷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那网贷的后起之秀们则是“摸着拍拍贷过河”。
人人贷的“三剑客”张适时、李欣贺、杨一夫就是拍拍贷很好的跟随者。
张适时清华本科,福建某富豪家的公子哥,家里有数不清的矿。
李欣贺与杨一夫是北大的大学同学,有着光鲜的履历,更有着同窗之情。
一次宴席让张适时与李欣贺偶遇,一番交流下来发现志趣相投,颇有英雄相惜之感,李欣贺拉来还在开酒店的杨一夫,从此三人一起创立人人贷。
2010年10月人人贷上线,三人激动地睡不着觉,可是刚开始业务并不理想,没人相信一个刚上线的网站能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
一群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扎堆在这里,学弟学妹学长学姐是他们关系密切的另一个身份。
3年之后,情况大变,人人贷拿到了业内最高的一笔融资1.3亿美金,
对三个金融系毕业生来说,最不难的就是解决钱的问题,只要他们愿意。
令人惋惜的是人人贷不知何故,对上市这件事好像并不感冒,2015年12月,创办仅3年的宜人贷在
北大学长唐宁的一番资本运作下登陆纽交所,戴上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小红花。
彼时的人人贷累计成交额已经突破100亿,5年之后的今天已经翻了11倍还要多。
这年,人人贷做的最著名的一件事是
花800万美金买了一个“we.com”的域名,他们还没意识到,此时的P2P行业的风向已变。
600多家P2P平台闪崩跑路,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此后的监管愈加收紧。
人人贷的三大才子还坚信这是行业的新机遇,剔除一些垃圾平台,剩下这么大的“肥肉”都是给最后的胜利者。
可他们预判错了,这不是“净化P2P空间”的一次行动,而是一次“大清剿”,长期标的的发放,让他们在后来的退出中显得格外被动。
提倡信用至上、契约精神的网贷平台如今却
不得不让出借人“打折”回本,人人贷成了受众人唾弃的平台,三位创始人,知名学府的高材生成了“违约人”。
4
创建于P2P最火热时期的融贝网的口号是
“值得信赖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如果不是广告法限制,也不管是不是“名副其实”,在这句话前面加个“最”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事。
融贝网的董事长吴晓晖,CEO司书甲均为清华大学工科毕业,其它自然人股东中,张鸣晨、马隆祥、严历也均来自清华,分管各部门业务。
我们再看看“友商”的创始人背景,无独有偶,背景光鲜的很:
投哪网创始人吴显勇,手持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双硕士学位;
有利网的CEO吴逸然,也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哲学学士以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硕士;
玖富的创始人孙雷,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及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还担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协会秘书长;
爱钱进的创始人张辉,毕业于浙江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金融学本科学位和金融市场学硕士学位,其两位合伙人杨帆、董祺也是拥有香港科技大学与浙大的背景,当年爱钱进请的代言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主持人汪涵,平台出问题后汪涵不得不公开道歉;
团贷网的唐军,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虽然学历非北航“嫡系”,但确实沾北航的光),
他曾在8年前以213万元的价格拍下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创始人史玉柱的“天价午餐”。
唐军还登上过
2017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可是在2019年3月就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相关部门采取了强制措施,“85后金融才俊的五味人生”只剩下了久久难以挥去的苦涩。
除了这群名校精英们,
那些没有牛校背景的小玩家多是地产商、拆迁户或者某年走了鸿运一夜雄起的暴发户,纯属觉得这个行业“人傻钱多”,从踏进行业的那一天开始就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自然不会考虑平台用户的利益。
5
有钱的想进来捞一把,没钱的就借钱来捞一把,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不知多少人忘了初心。
“211”“985”的“双一流”高材生们不愁去路,来日方长,下海不成也可以“考公上岸”,几载之后,白白胖胖又是一条“好汉”。
P2P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3年的“血雨腥风”之后这片“民间金融战场”上一地鸡毛。
还有很多玩家依旧舍不得这块蛋糕,
有的乘风破浪去“薅资本主义的羊毛了”,有的游走在灰色地带做着“昼伏夜出”见不得人的勾当。
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共有7333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8841亿元。
而巨头们的业绩更是“喜人”,
2020年上半年,蚂蚁们业务营收(花呗、借呗、网商贷)超过285亿,大强子的京东白条收入超44亿元。
经过一番“洗劫”之后的年轻人确是有花呗不敢花,有借呗不敢借,余额宝里的钱不见“长进”,负债表上的数字却在与日俱增。
近期蚂蚁金服上市计划悬停,京东金融为其魔幻广告道歉,大大小小的网贷平台宣布退出P2P业务做起了“中间商”。
但故事好像并没有结束,总有一大批精英才俊,顶流高材生挥舞着“荧光棒”在民间借贷的舞台上献歌献艺,歌舞优美,便少不了观众,观众玩的开心便总有人忍不住一起载歌载舞,直到最后掏出了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