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推荐】业绩与股价齐飞海天市值4年翻4倍首破1700亿超保利上港双汇翻了多少倍

Sam 0

4月25日晚,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天”)发布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6.94亿元,同比增长1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增长23.11%,继续保持上市以来的稳定增长势头。

和业绩相比,海天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

就在25日当天,公司股价首次站上63元,收盘报63.19元,市值首次突破1700亿元大关

在A股食品饮料板块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伊利股份;在A股全部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排名36位,超过了保利地产、上港集团。

在各种新概念、新风口横飞的资本市场,海天从事着最传统的酱油行业,但上市四年以来的表现却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通过分析其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海天的成功得益于企业深耕主业,通过持续的信息化、自动化投入和产品创新,为传统的酱油行业注入更多现代科技元素。千亿酱油帝国的背后演绎了一个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匠人故事。

表现

上市4年市值翻4倍 卖酱油比卖牛奶赚钱

2014年2月,海天登陆资本市场,开启了创富之路。随后4年多,公司股价节节高升,市值也跟着水涨船高,从上市之初的400多亿元,到昨日首次突破1700亿元,

4年翻了4倍,几乎每年再造了一个海天。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海天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超强的盈利能力。

目前海天的市值在A股食品饮料板块排名第2位,和“国民牛奶”伊利股份仅相差约100亿元,比排名第3位的双汇发展多了约800亿元。从营业收入看,去年海天营业收入145.84亿元,双汇股份为504.47亿元,是海天的3倍多;但从净利润看,去年海天实现净利润35.31亿元,双汇发展为43.19亿元,两者差距不大。以三分之一的营业收入创造相近的净利润,反映了海天超强的盈利能力。

通过毛利率、净利润率等指标的比较,能够对海天的盈利能力有更直观的认识。去年海天的毛利率达到45.69%,高于伊利的37.92%,是双汇发展18.91%的两倍多;净利润率更是达到24.21%,而伊利股价和双汇发展分别是9.47%8.56%。不难发现,卖酱油的海天比卖牛奶的伊利股价和卖火腿的双汇发展更赚钱。

高毛利率与海天所处的酱油行业属性有关。除海天外,目前A股市场从事酱油生产的上市公司还有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和加加食品,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报告,去年海天、千禾、中炬酱油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9.5%、48.8%和约40%,而加加食品16年的毛利率为35.2%。作为行业龙头,海天毛利率最高,和千禾相近,高于中炬酱油和加加食品。

虽然毛利率相近,但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可以发现,

海天的高毛利率更多体现在高效率产能降低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的制造成本优势上。

去年海天酱油产品吨价构成中,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吨毛利占比分别为44.2%、5.3%、1.0%、49.5%(即海天酱油毛利率),而千禾分别为39.6%、7.7%、3.8%、48.8%(千禾酱油毛利率),海天的制造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均低于千禾。

分析

“智能生产+产品创新+强定价权”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海天调味品、酱油毛利率较高且持续提升的趋势,平安证券研究报告归结于4个方面原因,其中,先进的装备、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带来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的下降,年均2.5-3%的研发投入带来领先工艺提高收得率,被认为是海天毛利率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

回顾海天发展历程,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尝试自动化生产,一直到2016年提出智能化生产、“海天精品工程”和“科技立企”,对于先进装备的运用和自动化率的不断提升,始终贯穿于海天的整个发展历程中。

资料显示,去年海天研发费用共投入4.02亿,占收入比重2.8%。

其中,设备升级是投入的重要方向。

去年海天围绕核心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成功研制出以自动压榨生产线、全自动化高效发酵圆盘、高效蒸煮生产线等为成果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

信息化改造是研发投入的另一个方向。目前,海天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WMS(仓储管理系统)、LDS(生产数据记录系统)、LMS(生产线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从一颗黄豆进入厂到产品出厂,使每一瓶海天产品后面都有一个大数据,全程利用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进行跟进和分析,确保产品生产每个环节的管理。

此外,自2008年建立核心技术研究院以来,海天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为传统调味产品注入科技元素。海天核心技术研究院院长童星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介绍,海天一直致力于微生物菌种的改良和酱油风味的改善,从安全和美味的角度保持海天产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并进一步提升海天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海天正在大力引进博士后,每年的科研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亿元。”他表示,目前海天生产车间里都是全自动化、机器化的生产线,但如何用现代化的技术为消费者呈现出更加传统的风味,新的技术研发正体现在消费者很难感受到的细微、细节处。目前,海天每年都有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公司对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公司在食品酿造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实力。

通过持续创新,让海天从一家传统的调味品企业蜕变成一家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管理企业。

目前,海天拥有世界领先的最高时速达48000瓶的自动包装线10余条,单条生产包装线只须4-5个操作工人。拥有总仓储能力超过500万吨的立体仓库4个,从下达指令到出仓完成只需120秒,产品发运峰值达17000吨/天,平均库存周转只要3天左右。产品、存货周转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自动化生产程度提升带来了制造费用和人力成本的下降。

自2013年以来,海天酱油产品每吨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2860元/吨,下降至去年的2726元/吨。去年海天人均调味品产量达到1375吨,远高于千禾的380吨。

除生产效率的提升外,毛利率稳步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源自海天很强的行业定价权。去年海天上游直接材料价格涨幅较大,生产成本增速整体快于销量增速。为此,海天通过提价成功转嫁成本上涨压力。具体拆分来看,去年海天酱油、调味酱、蚝油单吨直接材料分别上涨1.8%、5.5%、5.3%,成本上涨因素对毛利率分别造成-0.8%、-2.6%、-3.1%的压力;而海天通过对三类产品提价5.5%、5.9%、7.1%,拉动毛利率分别提高2.7%、3.1%、4.1%,最终导致毛利率提高2%、0.7%和0.9%。去年海天营业成本79.21 亿元,同比增长13.43%,低于营业收入17.06%的增速。

【记者】孙景锋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

影像测量仪器

自动测量仪公司

3次元测量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