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中储粮宜昌直属库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走进国家粮仓探秘百姓饭碗保障-中储粮湖北分公司领导

Kate 0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俊华 通讯员陈静

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十三亿人的粮食,是如何收集、储存、调度、管理的呢?

中储粮集团公司,就是为中国老百姓端牢饭碗的机构。12日,中储粮宜昌直属库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展示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种种措施。

全程机械化 再不见黑汗水流卖粮人

中储粮宜昌直属库负责宜昌、恩施地区中央储备粮和政策性粮的管理,自有仓(罐)容33万吨,分别储存在宜昌市6个县市区的39个库点。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应邀来到位于宜昌东站附近的直属库。这里有20座粮仓,库容约10万吨,主要储存着稻谷和玉米。

眼下正是粮食收购季节。走进直属库大门,就是扦样室,里面装配着一台车载扦样器。引导员王傲竹介绍,这套设备适用于对整车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结果直接录入系统,解决了人工扦劳动量大、抽样存在死角、上下汽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粮农王振华前来出售一卡车稻谷。他根本不用请人帮忙卸车,卡车进入售粮线,抽样、称重、筛吹、履带运输入库,所有工序都是机械化完成,完全无需人工插手。以往农民卖粮时累得黑汗水流的场景,在这里已经看不到了。

粮食入库前,还需对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确保粮食品质。这些工作,都是通过流水线来完成。

开放日现场,工作人员还展示了一款名为“惠三农”的预约售粮APP系统。它通过网上预约方式,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排队、快售粮。粮农售粮时,只要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就可以完成售粮全过程,资金到账快,还不会出错,真正做到一卡在手、轻松售粮。

储藏智能化 每颗粮食状态全网可查

在中储粮宜昌直属库,通过储粮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看到粮仓中不到2毫米的谷蠹。至于仓库温度、粮食质量,都可以实时监控。也就是说,坐在北京总部的监测中心里,可以随时了解全国各个粮库的粮食状态。

记者走进一座库容为5000吨的玉米存储仓库。库内温度显示为18℃,适合粮食存放。工作人员介绍,这座仓库内布满温度、湿度探测器,并与监测系统连接。该库区所有仓房的平均温度常年控制在20℃以内,最高不超过25℃,夏季最低5℃,使粮食全年处于适宜温度环境下储存,有效延缓了粮食品质劣变,减少粮食损耗。仓库内还采用空调控温、智能通风、仓内环流、隔热吊顶、粮面压盖、薄膜密闭、谷物冷却等科技储粮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储粮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储粮总公司智能化粮库分为总公司、分公司、直属库三个层面。在直属库层面,建立了智能出入库、仓储信息管理、粮情监控、数量监测、智能安防等体系。

宜昌直属库在原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完善补充了监控覆盖范围,对库区主要公共出入口,如仓间区域、至高点、库区大门、磅房、检验室、铁路罩棚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库区共安装摄像头52个,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安装40个摄像头,对库外21个储粮库点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和录像,安排专人每天监督检查各库点储粮仓房货位的实时粮温,对异常粮情进行预警,并及时处理。

调控一体化 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昨日的开放日活动上,中储粮集团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廉凤国介绍,目前,中储粮集团在湖北拥有17家直属企业,高峰时期管理的粮食储存库点1000多个,政策性粮储备规模达1000多万吨,占湖北粮食年产量的半壁江山。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廉凤国说,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00年,为解决我国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新组建成立了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中央储备粮。形象地说,中储粮集团就是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机构,粮仓里装的都是中国人的口粮。

中储粮集团相当于粮食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每当粮食市场价格走低的时候,它会迅速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保护种粮人的利益;反之,当粮食市场价格升高的时候,它就会以最低价向市场抛售粮食,保障老百姓的饭碗。遇上重大突发情况,如汶川地震,国家可以直接调用中储粮应急。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中储粮储备的粮食还有定期轮换制度。一般而言,稻谷和玉米两至三年轮换一次,小麦三至五年轮换一次。库存粮食轮换的去向,主要是大型粮食加工厂和饲料加工厂,采取拍卖销售方式。差价产生的损耗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

中储粮宜昌直属库总经理王明强说,2005年以来,宜昌直属库累计轮换中央储备粮、拍卖销售政策性粮油163万吨,有效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宏观调控“主力军”、调节市场“稳定器”作用。

光学影像测量机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

上海医疗光学测量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