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慈会十年建立170多个救助项目-救助基金会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7日讯(记者郭红燕)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砥砺奋进走过了十载春秋,携手社会各界公益伙伴建立了170多个救助项目。1月7日,以十年风雨兼程,十年传承跨越 ——中华儿慈会十周年“童在蓝天下,守望十年心”感恩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在致辞中说,中华儿慈会经过不断摸索、攻坚克难,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民间性 资助型 合作办 全透明”的发展之路。坚持创新,按照“管理、运作、监督”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各类救助工作。发展至今,中华儿慈会携手社会各界公益伙伴建立了170余个救助项目,涉及医疗、成长、生存、心理、技能五大领域,救助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困境少年儿童600余万人,救助足迹遍布海内外。中华儿慈会未来将在成长、医疗、教育、文体、环保五大公益领域深耕,同时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力量助推慈善事业发展。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致辞。
中华儿慈会创办之初,特别邀请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参与了“民间性 资助型 合作办 全透明”的办会方针制定,正是一系列的方针规范的确立,引领中华儿慈会蓬勃发展至今。徐永光会长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中华儿慈会2019年总筹款中个人占比超80%,这在公益慈善领域是很难得也十分不易的,祝愿中华儿慈会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感恩音乐会现场。
中华儿慈会通过打造品牌项目、提升员工素质、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发展。帮扶了102位玉树孤儿,已有32人顺利步入大学生活;开设我国第一条儿童大病紧急救助热线——400-006-9958,被誉为民间儿童医疗救助的“120”;资助了近300多个非政府组织组织,推动了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施行,中华儿慈会获得民政部颁发的首批《慈善组织登记证书》及《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证书》,多次获得“中华慈善奖”。中华儿慈会一直将推进“全民公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获得了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在玉树、日本、雅安、鲁甸等地的震后救援活动中,在甘肃、河北等地区的洪水救灾活动中,都有中华儿慈会的身影。为助力“脱贫攻坚战”,中华儿慈会为大汾镇捐资120万元援建光伏发电站,与遂川县各有关委办局进行了脱贫攻坚项目对接。为响应国家“五个一批”工程,在发展教育脱贫、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先后投入650余万元,为河北阜平县、云南镇康县、江西修水县、云南西盟县、四川凉山州、云南龙陵县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幼儿园;为甘肃、青海、贵州等地乡村学校建立8472个图书角,对甘肃省靖远县、景泰县等地30367名师生进行培训等。
2010年玉树地震后,中华儿慈会益童成长中心赶赴灾区接回102名孤儿到北京抚养,肩负起抚育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健康成长到18岁的社会职责。爱心企业浙江新湖集团持续关注并帮扶资助这些玉树孩子。音乐会上,中华儿慈会理事、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叶正猛代表新湖员工为益童成长中心再次捐赠善款220万元,用于孩子们未来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中华儿慈会的成长与壮大不仅得益于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蓬勃发展,还与时代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互联网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中华儿慈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募款总额突破27亿元,其中个人捐款占比近70%,连续5年摘得腾讯公益举办的“99公益日”募款桂冠......这都是科技为公益慈善注入强大力量的有力印证。中华儿慈会还先后与美国、蒙古国、泰国、尼泊尔、乌克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爱心机构合作,推进中外慈善事业及文化的交流发展。
出席音乐会的特邀嘉宾有:外交部驻澳门原特派员、国务院外事办原副主任原焘,中联部原副部长李北海,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原副书记贾祥,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原监事会主席孙希岳,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儿童保护处处长杨剑,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原董事长王小康,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全国政协委员,光彩明天集团董事长冯丹黎,中华儿慈会理事、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叶正猛,中国马拉松大满贯组委会主席金飞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