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再担保集团:2022年一季度新增国家融担基金备案93.2亿元-河南第二批通过担保公司
【大河财立方消息】
5月16日,中原再担保集团通报2022年一季度合作担保机构在国家融担基金再担保业务备案情况。
通报称,中原再担保集团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以下简称“国担基金”)开展合作以来,累计备案业务231840笔、425.11亿元,其中增信补偿业务228545笔、358.69亿元,“总对总”业务3295笔、66.43亿元,向37家合作担保机构支付再担保补偿资金9706.07万元。一季度末,集团公司担保和再担保等各类业务在保余额333317笔423.4亿元,
其中在国担基金新增备案业务113783笔、93.2亿元,
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2022年一季度各合作担保机构在国担基金备案的小微、“三农”等担保业务情况通报如下:
一、增信补偿再担保业务
(一)合作机构情况
一季度,全省共有99家担保机构与中原再担保集团开展增信补偿再担保业务合作,其中65家担保机构报备项目,新增备案项目112707笔,再担保金额74.70亿元,较2021年同期21.58亿元增长246.15%。一季度末备案业务在保余额270.75亿元,较上年同期90.80亿元增长198.18%。新增备案业务规模与在保业务余额较上年同期实现双提升。
一季度备案业务规模前10的担保机构分别为:
1.河南农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26.84亿元;
2.郑州农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16.99亿元;
3.河南博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10.07亿元;
4.固始县金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16亿元;
5.郑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15亿元;
6.中原再担保集团安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1.07亿元;
7.灵宝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0.90亿元;
8.唐河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0.83亿元;
9.长垣市惠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0.81亿元;
10.桐柏县淮河源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0.71亿元。
中原再担保集团对以上10家聚焦支小支农、积极开展业务的合作机构给予表扬。无新增备案业务的担保机构要立足功能定位,分析查找原因,积极拓展业务,尽快实现备案业务上台阶。2022年,中原再担保集团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对合作机构和再担保业务加强指导,细化过程控制。合作机构实施A、B、C分类管理,对备案业务少、代偿率高、担保费率高、风险控制能力差的机构,适时采取调整授信额度、限期整改、暂停或终止合作等措施。
(二)支农支小业务情况
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再担保金额73.81亿元,新增单户500万元及以下融资再担保金额68.24亿元,规模占比分别为98.81%、91.35%,符合国家不低于80%和50%的政策要求,较上年同期提高1.52、22.9个百分点,小额分散趋势明显,支农支小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综合融资成本情况
一季度,全省备案业务综合融资成本为9.16%,其中平均贷款利率8.10%,平均担保费率1.06%。对比2021年同期,综合融资成本上升0.55个百分点,其中平均贷款利率上升0.9个百分点,平均担保费率下降0.35个百分点。
平均担保费率持续下降。一季度新增备案业务65家担保机构中,业务规模超过0.5亿元且平均担保费率低于1%的机构有8家,包括中原再担保集团安阳担保公司、灵宝中小担保公司、长垣惠民担保公司、伊川金财担保公司、禹州兴业担保公司、沁阳诚信担保公司、方城鼎运担保公司和濮阳中诚担保公司。担保费率含2%的机构有19家,包括郑州中小担保公司、河南二七担保公司、郑州农业担保公司、桐柏淮河源担保公司、三门峡中小担保公司、邓州中小担保公司、河南粮食担保公司和林州国信担保公司等。
银担合作前五家金融机构为:网商银行51亿元,平均贷款利率8.77%;地方法人银行(含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16.30亿元,平均贷款利率7.52%;农业银行2.30亿元,平均贷款利率3.98%;兴业银行0.91亿元,平均贷款利率4.43%;光大银行0.70亿元,平均贷款利率4.77%。业务规模超0.5亿元且平均贷款利率低于5%的银行有5家,分别为: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网商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平均贷款利率仍然偏高。
一季度,与国担基金签约的12家全国性银行平均贷款利率4.22%,其他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不含网商银行)平均贷款利率4.94%,网商银行平均贷款利率8.62%,全国平均担保费率0.77%。
(四)银担分险情况
一季度,全省备案合作业务74.70亿元,银行参与分险规模57.74亿元,占比77.30%(不含“总对总”业务),较上年同期28.96%提高48.34个百分点。加上“总对总”业务后,河南省分险业务规模占比81.8%。参与银担分险的合作担保机构有27家,包括河南农开担保公司、郑州农业担保公司、河南博奥担保公司、中原再担保集团安阳担保公司、灵宝中小担保公司、方城鼎运担保公司、濮阳中诚担保公司和沁阳诚信担保公司等。银担分险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依次为网商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业务规模在0.5亿元以上但无银担分险的银行有3家,分别为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
一季度,全国28个省市银行分险业务规模占比85.64%(含“总对总”业务),较上年同期上升15.47个百分点。分银行看,全国性银行参与分险业务规模占比82.47%,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分险业务规模占比87.94%,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分险作用显著。分地区看,全国18个省市银行分险业务规模占比超过90%,其中安徽、山东、浙江、广西、宁波、重庆、甘肃、深圳和海南等9个省市银行分险业务规模占比达100%。总体而言,河南省银担分险业务低于全国平均值,合作银行应积极落实国家银担合作风险共担要求,加强产品创新,推动批量化担保业务,切实支持小微、“三农”发展。
(五)担保机构及业务数据说明
1.合作担保机构,是经担保机构申请,中原再担保集团审核准入授信,并在国担基金备案的担保机构,采取动态管理。
2.通报业务数据,是在国担基金备案的担保业务数据,不包括与省农信担保公司合作的小额信贷相关业务及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
3.全国业务数据,源自国担基金2022年第9期(总第83期)工作简报《2022年一季度再担保业务情况通报》。
4.担保项目备案的主要条件:
(1)客户符合小微、“三农”、“双创”、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标准;
(2)单户担保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
(3)担保费率符合国家政策规定,逐步降至1%以下;
(4)担保业务为贷款银行确认的经营性担保贷款;
(5)担保业务符合相关信用要求。
二、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
一季度,全省备案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1076笔,金额18.51亿元,全部为集团公司直接开展。“总对总”业务全部为单户500万元及以下支小支农业务,平均贷款利率3.88%,平均担保费率1%,合作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16.50亿元、建设银行1.77亿元、邮储银行0.13亿元、交通银行0.08亿元和民生银行0.03亿元。
一季度,全国备案的“总对总”业务363.17亿元,户均融资金额135.35万元,平均贷款利率4.2%,平均担保费率0.86%。河南省“总对总”业务平均贷款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担保费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4个百分点。
根据国担基金政策安排,目前升级后的“总对总”业务模式正在工商银行进行试点,模式升级核心是以系统直连为前提,以线上产品为抓手,后续将按照“成熟一家,试点一家”的原则推进。目前,中原再担保集团正在积极推动银担“总对总”批量业务由直保向再担保转型,郑州和安阳地区的“总对总”业务已由科技担保和安阳担保等机构承接。下一步中原再担保集团将推动更多合作机构对接“总对总”批量业务,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促进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再担保体系建设动态
1月,中原再担保向确山财信担保公司支付再担保补偿资金463.88万元;4月,向汝州担保公司、宝丰担保公司、农开担保公司、博奥担保公司、固始金鼎担保公司、罗山宝诚担保公司、光山鑫晟担保公司、鹤壁同信担保公司、郑州农担公司等9家机构支付再担保补偿资金1983.88万元。2022年已累计支付再担保补偿资金2447.76万元。
3月14日,河南银保监局、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等部门印发《河南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健全体系机制、创新特色产品、强化联动合作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支持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3月16日,省工信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7部门发布《河南省“专精特新贷”业务实施方案》及相关细则(豫工信联文〔2022〕74号),引导聚合省内外金融机构、创投风投等金融资源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打造多元化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模式。
3月26日,省工信厅发布“专精特新贷”第一批合作机构遴选结果公告。农行、建行等10家银行,中原再担保集团科技担保公司、郑州中小担保公司、郑州农业担保公司、省中小担保公司、中原再担保集团安阳担保公司5家担保机构,河南高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入选。
4月12日,河南省“专精特新贷”业务银担对接会在中原再担保集团召开,与会各方就“专精特新贷”银担合作业务中的业务流程、授信额度、分险模式、风险补偿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助推“专精特新贷”银担合作模式高效开展。
4月13日,中原再担保集团与荥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千企万户”支持计划合作协议,这是全省第五个签订“千企万户”支持计划的市县。按照协议约定,荥阳市政府将对中原再担保集团科技担保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建立总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融资担保代偿补偿资金池,委托集团公司管理。
1季度,中原再担保集团科技担保公司积极推动“总对总”、“再担增信保”等批量业务落地,在保余额达4.3亿元。
3月28日,国担基金印发《再担保业务风险动态监测预警办法》,通过持续跟踪合作机构担保业务风险变化情况,设置风险等级并实施相应控制措施,引导合作机构预防和控制业务风险,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风险管控。
4月6日,国担基金印发《关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机构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合作机构加强风险防控工作作出更加具体的指导。
4月14日,中原再担保集团携手郑州中小担保公司、邮储银行郑州分行成功发放首笔“专精特新贷”,金额500万元。该笔业务自企业申请到贷款投放仅用时一天。
4月27日,郑州市郑东新区“万人助万企”线上银企对接“专精特新”专场举办。郑州农业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准推介适用产品,产品类型涵盖“乡村振兴”保、“郑科贷”、“专精特新贷”、“转贷”保、“三农”+小微业务、“科创金融”保等。
4月27-29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河南省绿色金融产品手册》《河南省地方金融组织服务产品手册》,便于广大企业和商户更直观、更高效地了解地方金融服务组织、金融产品、服务对象、服务流程等,力图打通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4月28日,应开封市财政局和国投集团要求,中原再担保集团选派一名管理人员到开封汴财担保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这是中原再担保集团推进担保体系建设,输出人才和管理的新尝试。
4月29日,中原再担保集团举办主题为“落实全面风险管理 促进担保事业行稳致远”的第十二期担保大讲堂,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在主会场,控股子公司及74家合作担保机构300余人参加线上培训。
5月10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的通知》,明确了对受疫情影响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加强对社会民生的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三方面的举措,用实际行动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更好地保市场主体稳就业。《通知》有效期至2022年底。
责编:邵宇翔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