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接收6300吨金砖,跨境交易首次“打败”美元,耶伦:美有灾祸-中国有多少黄金在美国
“去美元化”已成大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升。今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首次“打败”美元,创下一个新的里程碑。
美国频频用美元这把“镰刀”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国际社会对此深感不满,“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国家与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协议。遭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态度最为明确,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量持续增多。巴西也已经与中国达成协议,双方已经完成人民币结算业务。就连美国的盟友法国似乎也有意转向,中法之间的液化天然气贸易第一次使用人民币结算。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传来新突破,在中国跨境交易首次“打败”美元。美国彭博社近日报道称,今年3月,人民币首次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货币。“彭博行业研究”援引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展开的研究显示,从2010年至今年3月底,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所占的份额,从接近零升至创纪录的48%,同期美元所占份额从83%降至47%。美媒忍不住惊叹:“这是中国在减少对美元依赖努力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倾向于增持人民币作为储备,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这说明国际社会风向开始转变,多方面原因导致这种结果。首先是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决定人民币具有稳定的价值,获得国际社会的信赖。其次,美国的表现越来越差,常常利用美元霸权对他国实施制裁,再加上自身经济面临诸多危机,加剧了世界各国的恐慌,纷纷寻求另一种支付货币来分散风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发出警告,如果美国国会未能提高债务上限,由此产生违约,将引发经济和金融灾祸,提高永续借款的成本。
自1月美国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到期,耶伦曾多次发出类似警告,引起金融市场的恐慌。随着预期违约期临近,投资者愿意花更多钱为美债投保。截至4月22日,美国一年期信用违约掉期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投资者愿意每年支出9600美元来为100万美元的美债投保,达到今年年初1400美元的近7倍,这表明美国赖账概率的预期已经达到之前的7倍。与此同时,美国人的储蓄意愿开始下降。美联储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的商业银行存款曾在一周内暴跌 686.6 亿美元,来到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当前美债违约风险增加,美国银行存款严重外流,说明美欧银行业危机以来,人们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理所当然地减持美债,减少使用美元。除了人民币之外,黄金也受到重视。美国可以打开印钞机可以凭空印制美元,却永远无法复制黄金,也无法赖掉真金白银,因此越来越多央行增加黄金储备。中国也顺应这股趋势,减持美债置换黄金。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已经连续7个月抛售美国国债,持仓已降至8488亿美元。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总量已达约2068吨。
美国金融机构Schiffgold通过查询海关数据称,仅今年前两个月,美欧市场就向中国运送了242吨黄金。而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22年的6年间,中国买家共进口 6135吨黄金。也就是说2017年以来,中国接收超过6300吨来自美欧的金砖。全球知名贵金属专家格雷耶兹注意到,过去数月以来,瑞士的黄金交易商持续加速向中国和印度运送大批黄金。有分析认为,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拥有强大黄金储备的支撑,有可能发行以黄金或稀土背书的新货币。对于这些市场变化,美欧既无权也无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