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沪金融国资改革之“浦发+信托”:双金融牌照战略协同_1

Jack 0
沪金融国资改革之“浦发+信托”:双金融牌照战略协同

  上海金融国资改革以浦发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中国太保为核心,形成三大金控平台。

  其中,浦发银行收购上海信托是国资改革试水的一个案例,是上海金融国资整合的关键步骤之一。同时,也是银行系金控平台完成的一项重要整合。

  8月17日,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陈海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金融国资整合不是简单以形成金控平台为目标叠加金融牌照,标准是考量机构对牌照的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的半年报披露,两张金融牌照形成的协同效果,从某个方面,印证了上海金融国资的这一场改革。

  首份信托成绩单

  浦发银行对上海信托的收购启动于2014年初,到今年3月正式完成收购,历时两年。目前,浦发银行持有上海信托97.33%股权。

  配合收购,上海信托进行了资产的存续分立,将原来所持浦发银行5.23%股份、上海证券33%股权、华安基金20%股权以及国泰君安证券等相关企业股权,转让至上海国际集团新设的“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浦发银行与上海信托与今年二季度正式并表,浦发银行半年报中披露了上海信托的经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上海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同比增长37.46%,净利润7.84亿元,同比下降12.3%。

  而浦发银行金融机构部相关负责人表述的“成绩单”显示,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自营及理财业务方面与上海信托合作的通道业务规模新增近900亿元,同比增长137%;在PE股权直投领域与上海信托PE直投子公司合作新增规模约240亿元,存量超过800亿元;另外还联合上海信托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单公积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单项目规模达148亿元。

  陈海宁表示,上海信托为并购进行的金融资产剥离,减少了以往计算在利润内的投资收益。

  据了解,上海信托的存续分立直接减少了净资产23.84亿元,同时也直接减少了股权投资收益超过9亿元。

  在浦发银行半年报中的数据为合并口径,上海信托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如果按上海信托母公司口径计算,上海信托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6.8亿元,同口径增长39%。

  信托业务方面,在“资产荒”背景下,上海信托2016年信托资产规模仍然增速较快。今年上半年信托行业整体净增信托资产规模6800亿元,上海信托净增信托资产规模达675亿元,占比接近10%。

  双牌照“协同”构设

  对于金融牌照的合并与分立,陈海宁表示,上海国资整合不是简单的牌照叠加和资产归并。而是将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业务板块并进来,其余股权性的国有资产剥离出去。

  被整合入浦发银行的上投摩根基金和国利货币经纪两家公司与银行之间业务合作则更为密切。

  上投摩根基金和国利货币经纪虽为上海信托控股的子公司,实际上都由浦发银行直管。内部管理上,浦发银行将其作为与上海信托平行的一级子公司管理。

  关于集团化管理,浦发银行在内部将旗下子公司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控股子公司,包括上海信托、25家村镇银行等;第二类是共同控制企业,股权上可能达到50%,但根据治理结构的安排,不拥有一票否决权,主要包括浦发硅谷银行、浦银安盛基金等中外合资子公司;第三类是纯参股企业,如银联等。

  其中控股子公司也是银行战略协同的重点对象。对于与上海信托的协同,战略层面集中于综合化和国际化战略。

  陈海宁介绍,希望通过上海信托的业务平台和灵活投资的功能,在浦发银行未来业务里能承担产品、架构、股权的平台作用。

  在分业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在股权投资等诸多领域无法提供直接服务,通过间接方式满足需求则衍生出较高成本。

  通过金融国资的整合,相当于将交易成本内化,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一是双方借助各自资源优势,降低中间环节费用;二是风控上集团并表管理后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也执行集团风控体系,对业务研判、客户准入的成本降低。

  例如,在国际化方面,商业银行、海外投行子公司与上海信托之间形成完整服务产业链,未来浦发银行在卢森堡分支机构可与上海信托在卢森堡已注册的SPV公司实现平台互补,为境内外企业服务更加便利。(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