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SST华塑债务泥潭股价腰斩

summer 0

S*ST华塑:债务泥潭股价腰斩

S*ST华塑:债务泥潭股价腰斩 更新时间:2010-9-5 4:08:39   本报记者 陈旭 北京报道

翻阅S*ST华塑的财报,可以发现,2010年3月23日起戴上标志着退市风险提醒的S*ST华塑近年来官司缠身,且大多数为难以还贷引发。但就是这样一只股票,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股价高涨6倍,又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几乎腰斩。9月3日报收于8.37元,涨0.84%。

欠债大户的麻烦

粗略统计,数年间,S*ST华塑的法律纠纷案值已达数亿元。而翻阅其2010年半年报,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只有5.55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51%,营业利润同比降幅达100%,一连串的数字背后,二级市场则早早嗅到了某些味道。

8月30日,S*ST华塑发布重大诉讼事项进展公告称,关于中国工商银行南充分行诉南充羽绒制品厂4278万元借款合同纠纷案,S*ST华塑于2010年8月26日收到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

8月28日,S*ST华塑公告称下属企业位于涪江路117号的宗地面积为34406.46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被查封。这桩缘于2006年的官司已经不是S*ST华塑第一次被法院强制执行。

自2005年起,该公司就因各种各样的财务纠纷被告上法院。2005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锦江支行诉该公司6700万元借款合同纠纷案,此案最终造成该公司位于成都一环路南二段的数码同人港和在上海市中山南一路1065号“天歌大厦”的房地产被法院拍卖;2006年1月,中国银行成都武侯支行诉该公司3200万元借款纠纷案,公司仍用同人数码港的拍卖所得归还;第三起诉讼尤为引人关注,2006年3月,在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诉该公司子公司华塑建材1348万借款合同纠纷和其他一些担保、子公司借款纠纷案件中,该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的财产包括90万股G舒卡,前述上海“天歌大厦”房产,36万股海南高速,位于南充市的2幢房屋,成都市大业路的一处房产等等,牵连甚广。

鹏博士董事会秘书任春晓向《华夏时报》记者讲述了鹏博士和S*ST华塑一段经济纠纷往事。2004年7月,鹏博士与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七支行签订《保证合同》,为同人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在该行的2000 万元借款提供担保。2005年5月30日,成都建设银行第七支行向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同人华塑未能按期归还借款利息,请求判令同人华塑偿还借款本息,鹏博士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我们当时是互保,这在上市公司中比较普遍,后来同人华塑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被驳回。从第一家银行告他们开始,其他借款人都慌了,如果一笔还不上,以后肯定笔笔还不上。所以,这家公司想在成都地区再融资的话,就非常困难了。”

负资产的暴涨魔咒

从2008年的11月7日,到2010年的4月9日,S*ST华塑累计涨幅达600%。有ST就有重组似乎成为了A股市场的惯例。而重组历来就极为吸引各路资金的目光。

自2008年以来,该公司就传出过各种各样的重组传闻。银宝轮胎、新汶矿业等等都曾进入过媒体的视线,而伴随而来的如“养壳”等等的揣测进一步激发了资金的想象力。但自从4月9日股价达到高位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路下跌。而公司半年报也显示,由于上半年的持续亏损,公司净资产已经为负。而记者发现,公司报表中尚有1.07亿元的银行贷款因资金紧张未能如期归还。

“券商研究所很少有人研究ST股,因为作为卖方,你没办法向基金或者险资推荐ST股,但是我们的投资部研究很多,自营盘资金也喜欢这样的题材,在这种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你很难确定有的消息是谁放出来的,可能是大股东为了减持,可能是游资,也可能是机构。”北京某券商自营盘交易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截至记者发稿,S*ST华塑董秘未对记者相关问题作出回复。

记者注意到,在陷入种种借款纠纷诉讼案件中时,S*ST华塑也面对着报表上近2亿元的应收账款,而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难从一个结果去判断公司亏损的原因,但是一个公司如果在许多项目或者交易上出现应收账款收不回等情况,就很难去单纯地责怪市场,显然是自己公司的内控出现了问题。”

40家ST的生死时速

本报记者 陈旭 北京报道

据Wind统计,目前A股市场的ST股共有176只,根据半年报显示,其中2010年上半年盈利的仅有56家,而亏损的企业则有116家,占全部ST公司总数的67.44%,未来可能有40余家ST类公司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有21家ST公司有可能被戴上*号。

据记者统计发现,ST公司连续亏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缘于和其他公司互相签署借款担保协议,许多公司因此官司缠身。而时时面临退市风险的ST公司也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8月6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上调了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上限,但禁止险资投资ST股,表示目前险资所持有的ST股要“一刀切”。这可以从人保和人寿最近的半年报中看出端倪。两公司下属分公司所持有的*ST东碳、S上石化、*ST力阳等等都已退出。

越来越多的ST公司的出现,也考问着国内股市的退市制度。众所周知,符合退市制度的ST股退市难是国内股市的一大特色。对此,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进一步明确退市制度,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让上市企业捞完钱就卖壳,这样赚钱太容易了,受伤的都是普通股民。”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表示。

近年来,纷纷扰扰的重组借壳案例中,不难找到“老鼠仓”、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例子,而其温床则大多是问题重重的ST股。“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信息记录,严格退市机制都是老生常谈了,我认为该退市就退市,不然法律法规都只流于形式。”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

内地理财产品是什么意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