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统计难题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统计难题和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中国影子银行统计难题以及中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银行股“破净潮”再次来袭,风险如何把控?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是骗人的吗银行业务中所会所说的影子账户指的是银行股“破净潮”再次来袭,风险如何把控?一旦每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我们就称作破净股,由于市净率=每股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也就是说市净率小于1的个股就是破净股,所以通过行情分析软件的选股器,我们将市净率设置成小于1,(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目前a股所有的个股当中,破净股高达83支,而整个26支银行股当中,也有高达14支银行股是破净股。
其实一直以来银行股就是破净股的常客,出现破净潮也相对正常,此前在2016年下半年银行股就出现过一波“破净潮”,不过在去年以业绩驱动为导向的价值投资风格下,银行股整体表现给力,股价突破净资产,但是从今年以来,投资风格发生转变,银行等蓝筹股整体回调幅度较大,从2月7日截止目前为止,银行整体板块出现了19.36%的回调,这么明显的回调,导致目前银行股“破净潮”再次来袭。
银行出现大幅回调,表面上可能是投资风格的转变,权重股整体出现回调所致,其实本质上这主要是近两年金融监管趋严,尤其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的通道业务受到一定的限制,投资者担忧银行业绩出现一定的影响,所以股价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导致股价下跌明显。
不过整体上银行的业绩依旧稳定,而且在去杠杆之后,整体系统性风险也明显降低了,从短期来看,对于银行行业来说,是阵痛,但是中长期来看,对于银行不良资产率的改善以及整个风险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a股历史上,每次银行板块出现大面积破净潮之后,后期都迎来了不错的反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股的破净潮反而是一次买入低吸机会。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认可我的回答,点赞并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什么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这个概念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美国的“影子银行”产生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而这个概念在我国比较火的时候大概在2012年左右,当时因为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影子银行因为潜在的金融危险呢,也收到了国际上的一些关注。
所谓的影子银行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从广义上面来说就是指那些在常规银行之外,通过一些实体活动而组成的信贷中介系统,从狭义上面来说就是指的信贷中介系统中一些存在系统性风险隐患和监管套利的隐患的实体及其活动。
影子银行主要的存在形态就是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以及民间借贷,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机构就信托公司、小贷公司、投资银行、按揭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私募股权和投资基金等,是不是很熟悉!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影子银行”的定义,主要是因为银监会在今年发布《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意见》里提到了要抓住影子银行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的重点。
虽说呢,影子银行能够带来更多样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去年某些影子银行借助所谓的创新外壳孵化了很多产品,造成了一些市场乱象,所以要求整顿也是意料之中的。毕竟有些影子银行存在不规范、不透明可能风险性很高,而且还有些产品存在法律不清晰、信息披露不充分、虚假宣传等。
影子银行是骗人的吗不是的。影子银行是一个银行业内的说法,并非骗人。影子银行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McCulley于2007年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与传统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信贷本质上是给企业的贷款,但不记在资产负债表的的贷款项,而是记在银行同业资产或应收款项类投资下面,或者干脆就是脱离资产负债表的理财产品(WMP)。应收款项投资(表内)--银行影子信贷的主要形式。应收款项投资指的是由不同非银金融机构(比如信托公司、券商、共同基金子公司和保险公司)发行的,以财富/资产管理产品等不同形式的银行自营投资。本文将主要关注应收款项投资,因为这是银行影子信贷的主要形式,也是新监管文件的目标。理财产品(表外)--实际上有两种敞口:
1)非标准化信贷资产,占理财产品管理资产规模(WMPAUM)的35%,相当于银行总资产的4%以内。
2)投资结构化产品的劣后级。
银行业务中所会所说的影子账户指的是影子银行,顾名思义就是正规渠道之外的银行中介业务。它包括银行发生在资产负债表外的资金中介业务,和非银行机构、个人的资金中介业务,主要包括信托产品、委托贷款和民间借贷等形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