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跃VS汪大总未来十年自主品牌机遇大过挑战.
尹同跃VS汪大总:未来十年 自主品牌机遇大过挑战?
尹同跃VS汪大总:未来十年 自主品牌机遇大过挑战? 更新时间:2010-9-17 7:04:20 全球汽车业重心的转移,对自主品牌来说,究竟是机遇大过挑战,还是挑战大过机遇。
昨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企业家/经济学家圆桌会议上,与会嘉宾产生了分歧。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随着跨国巨头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未来十年中国本土品牌将面临巨大挑战;而北汽控股公司总经理汪大总则认为,这是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
巨头扩张加速本土品牌挑战加大
对于自主品牌企业,包括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来说,实际上后面的挑战大于机遇,尽管汪总提到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容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全球的汽车大腕都已经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到了中国,包括许多零部件企业的研发中心也放在了中国,这对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和汽车厂商来说实际上是很大的挑战。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
“别人忽悠我们,我们不能忽悠自己,中国是汽车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汽车企业的许多技术都是非常肤浅的技术。”
昨日,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成都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企业家/经济学家圆桌会议上再次语出惊人。在他看来,汽车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对自主品牌的挑战大过机遇。
自主品牌深层研究不够
会议主办方安排尹同跃谈谈奇瑞汽车的国际化发展,原因很简单,奇瑞汽车十多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每月出口保持在10万辆,在海外有16个生产基地。不过,尹同跃临时改变了题目,讲起了奇瑞汽车的发展历程,并提醒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存在风险。
“中国是汽车制造大国,但是不是汽车制造强国,自主品牌面临的风险很大。”尹同跃说,“现在许多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舍不得花钱,舍不得扩建队伍,许多技术都是非常肤浅的技术。比如新能源汽车这块,许多企业是一哄而上,但做的都是非常肤浅的分装技术,更深层的研究还不够”。
尹同跃把奇瑞的成功归结于独立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品牌建设。在独立生产和研发体系方面,1997年,许多企业还是以合资为主要目的,但奇瑞就已下决心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培养自己的技术队伍。现在,许多企业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自主创新,自己组建队伍,开发自己的产品,建自己的品牌。现在奇瑞已经开始走自己的流程,避免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尹同跃也舍得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大手笔。最近奇瑞跟卫视独家冠名签约5年,还邀请梅西做形象代言人。
尽管奇瑞在研发体系和品牌方面极力进行建设,但尹同跃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比较快,市场容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扩大,但我们和许多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尹同跃说。
全球汽车大腕上门挑战
尹同跃认为,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包括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后面的挑战要大于机遇。
尽管未来十年中国市场容量非常大,但是全球汽车大腕巨头都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中国,包括许多零部件企业的研发中心也放在了中国,给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和本土品牌的汽车厂商带来很大的挑战。此外,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是非常不合理,利润率非常低,产品品牌形象不高。中国很多的用户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对外国品牌的迷信,中国的用户也在不断升级它们的产品。
尹同跃说,我们大家对汽车工业的认识以及对品牌建设的重视不够,我们本来利润率就比较低,再加上还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每一块都要消耗我们的利润率。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来说,对利润的要求限制了许多企业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中国自主品牌面临的困惑。我想在这个地方说,全球可能都在忽悠中国,我们自己不能忽悠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在研发方面和品牌建设的巨大投资,这或许可以解释奇瑞汽车推迟上市的原因。
北汽控股总经理汪大总:
把握天时地利中国汽车非常乐观
往前看的话,我们深信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我们今年的产量是1700万辆,10年以后估计会达到4000万辆。
在我们预测中国市场的时候,所有的预测都是偏于保守的,15年前我是个跨国汽车公司驻华总经理,我们预测10年会涨5倍;现在事实告诉我,我错了,错了多少?不多,300%而已。所以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乐观的。
――北汽控股公司总经理汪大总
同样在昨日的全球汽车论坛圆桌会议上,企业对中国汽车工业前景认识的另一种声音来自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我深信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我们今年的产量是1700万辆,10年以后估计会达到4000万辆。有记者问我信不信这个数字?我本人相信这个数字。从汽车业和GDP的关系,以及汽车千人保有量等都可以说明我们会达到这样的数字。”
汽车业重心转移的天时地利
“我只想讲一个个人的故事。”汪大总讲述了一个自身的经历:“在我们预测中国市场的时候,所有的预计都是偏于保守的。15年前我是个跨国汽车公司驻华总经理,我们预测10年会涨5倍,现在事实告诉我,我错了,错了多少?不多,300%而已。所以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乐观的。”
他认为,种种因素将导致世界汽车重心向中国转移。而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民族汽车工业将起到重要作用。“很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移到中国来,很多投资集团把重心移向中国的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转变中利用了这样的天时地利起到引领作用?”
对于引领作用,汪大总进一步解释,“有两个方面。第一,产品方面,如果在低碳形势下,真正把新能源车做好,走在世界的前面。另外,传统的业务模式必须改革,我们也有可能利用我们的天时地利创造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建立更多的同盟,共享资源。”
规模与实力提高的底气
北汽集团的汽车产量在3年内翻了一番,从不到70万辆到今年的150万辆,经营业绩在过去两三年内也大幅度提高,利润去年增加了234%,今年又进一步提高了161%。
汪大总介绍,“目前北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我们提出规模北汽,过去三年翻一番,今后五年至少再翻一番。同时我们提出实力北汽,世界上的竞争归根结底靠实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打造自主品牌,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我们的行业是个全球资源整合的行业,往前看,不走国际化道路肯定是不行的。国际化道路怎么走?首先我们认为一定要有一个国际化的产品战略。汽车行业很简单,产品!产品!产品!没有一个国际化的、能够满足国际上所有要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谈。”
去年并购了萨博核心资产的北汽已为自己的乘用车业务打下了基础,而在商用车领域,北汽福田也已经从规模上做到世界上商用车最大。
圆桌上,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也站在了汪大总这边。“最近几年,汽车工业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认为,全球的汽车工业会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的经济体进行转移。这样的背景给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次转移以低碳化和绿色环保为主要特色,我相信这一次转移必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形成以低碳化为特点的新一轮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