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院关注中美物价比较
商院关注:中美物价比较
商院关注:中美物价比较 MBAChina
身边什么东西在持续涨价?答案是人民币、北京房价和中国卖的外国奢侈品。但我们一旦出国,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可悲也可怕的事实:中国的物价都太贵了!
很多人可能以为,物价高说明我们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高,甚至还会举出日本的案例,说当年人家物价那么高就是因为人家那会儿经济好,直到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了很久后,物价才逐步接近地球人可以接受的水平。
但这绝对是一个谬论。从经济理论而言,一个经济体在合理的发展轨迹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恰恰应该是同等质量的产品价格越来越低而不是更高。原因很简单,经济活动本身就是有限资源试图满足无限需求的效率提升过程,其正面案例应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美国。
与中国不同,美国物价体现出一个文明经济体应该具有的突出特点,那就是细分。
美国的“通货膨胀”概念和中国不一样。美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无时无刻不在满世界地寻找降低成熟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机会和方法。所以在美国,一旦一个产品成了不具备创新元素的过时玩意儿,它的价格就会一路下滑,滑到这个老产品没有存在的价值为止。现在知道IBM为什么卖出自己所有PC产业了吧?
而那些具备良好创新性的产品一旦成功问世,丰富的溢价和高额利润就会滚滚而来。但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疯狂期都不会长久,因为它们过一阵就会加入那个老产品的行列中,从而周而复始地将新老产品的价格起落轨迹进行到底。
北京的物价比美国贵多少,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500ml的依云矿泉水在北京任何一个超市卖都要十好几元,网上最多能便宜到9元左右,而美国很多超市里卖1.8美元,相对价格比北京便宜很多,就是绝对价格多数时候也比北京略便宜。
纽约第五大道边上的停车场24小时收费大约45美元(含税),差不多就是250元人民币,而北京金融街24小时停车的费用在350元人民币左右(第一个小时10元,之后15元一小时)。哦,差点忘了,在美国,如果从网上打印优惠券还能便宜近10美元。当然在北京,也有比较简单和“纯朴”的打折方式,比如和看车位的老乡讨价还价。
要是你想从美国买一个顶级网球拍,大概要花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元,而中国同样的拍子大概2000至3000元人民币,居然还是中国制造。iPhone就更是这样了,而且就连茅台酒在美国都比中国便宜,这在经济学里就是一个不好解释的问题了。
在中国,我们经历的是什么呢?“蒜你狠”、“姜你军”,和永远买不起的房子。
中国物价如此之高有种种原因,但最为核心的是产业链效率太低,因为有相关部门和垄断机构在产业链重要部分的超额收费。只要一个产业链里有垄断企业的身影,那么这个行业基本就不会有太高的竞争力,同时质量和价格几乎成反比。
要在中国找价格比较低的产品,有线电视可以算一个了。频道很多,费用很低,但是满屏幕除了偶像节目,就是低能神话,要么就是无休止的声嘶力竭的唱歌选秀。如果按节目质量来收费的话,我认为中国的有线电视应该倒贴观众钱。
表面上看,物价上涨好像带来了一些商业生机,但实际上在没有创新和提高附加值的前提下,价格上涨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利益再分配。这是一个从无助的价格接受者手中把利益拱手送给垄断者的过程。
这种过程一旦长期持续,价格接受者的忍耐和付出会越来越难以满足垄断者的贪婪。人们会拼命思索如何加入垄断者的行列,从而使大量精力、智慧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源都被残酷的现实所扭曲,人们遗忘甚至唾弃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就是被外部攻击和毁灭。看看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和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南亚国家吧,他们是鲜活的教训,而现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迹象了。
更加可怕的是,今天的年轻人也同样出现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扭曲。靠爹、靠妈、靠关系、靠砸钱、靠利益互换……怎么靠本事闯天下的就好像不是主流呢?答案是,垄断壁垒不可能因个人努力而打碎的。如果中国的很多行业还继续垄断下去,我们付出的就不仅仅是文章开头说的那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儿了。席卷13亿人民的大经济的萧条是更加昂贵的付出。
中国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