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十二五资本市场蓝图双向扩容可期

Kate 0

“十二五”资本市场蓝图 双向扩容可期

“十二五”资本市场蓝图 双向扩容可期 更新时间:2011-3-1 8:37:49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  【核心提示】随着全国两会临近,经济和民生领域相关热点话题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其中,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蓝图等更是成为关注焦点。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十二五重点工作规划正在研究制定当中。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未来五年股市有望实现发行规模、资金规模的双向扩容,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趋完善。有关专家表示,作为今后五年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目标之一,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望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之中。相比十一五规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提法,显著二字的增加意义深远。

导读:  十二五规划或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展望资本市场十二五蓝图 双向扩容可期  新股发行改革的路还很长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还能用哪些招?  创业板十二五力争突破1000家  中国石化可转债申购数创新高 企业年金蜂拥而至  基金千亿网下申购中石化可转债 华夏基金集体缺席  城商行上市潮 数十家城市商业银行筹划A股上市  上市银行再现2000亿融资潮 圈钱迅猛分红吝啬

十二五规划或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有关专家表示,作为今后五年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目标之一,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望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之中。相比十一五规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提法,显著二字的增加意义深远。  专家预计,与十一五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就资本市场工作的部署,可能放在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的部分阐述,而不是放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部分,这显示出社会各界对资本市场功能和地位的认识大大加深。总体看,一般商品市场已经相对健全,市场基础性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专家分析说,相比较而言,我国要素市场的发育明显滞后,包括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只有在十二五时期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在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实现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为此,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实际,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可能提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并特别对债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给予积极提法。  业内专家评价说,十二五规划中对资本市场地位、功能认识的深化,对市场发展目标的规划,体现了今后5年积极的股市政策将会扑面而来。从我们了解到的证监会各部门研讨的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看,股市、债市容量的大幅度提升是一个重要内容。到2015年,上市公司数量较目前可望实现七八成的增长,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向市场注入的比例也将大大提高。  但这并非意味着今后5年仅仅是单方面扩容,决策层在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在回报投资者方面,出台鼓励甚至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措施成为可能。总而言之,今后5年,社会资本和资源更积极地向资本市场集中,市场也将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改善结构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积极的股市政策是重大机遇而非风险,错过这次机遇将会比较遗憾。专家表示。  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金融监管部门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其中,银监会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实四大监管工具,同时,将微观审慎监管的要求认真落实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个层级,继续推进银行业积极转型,防止银行业出现超越自身管控能力和监管实际,不切实际地跨区、跨境、跨业经营的情况,并深度参与国际监管规则的讨论。保监会十二五期间拟重点推进保险业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并在社会建设、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养老、医疗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望资本市场十二五蓝图 双向扩容可期  随着全国两会临近,经济和民生领域相关热点话题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其中,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蓝图等更是成为关注焦点。本报获悉,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十二五重点工作规划正在研究制定当中。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未来五年股市有望实现发行规模、资金规模的双向扩容,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场外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趋完善。有关专家表示,资本市场的双向扩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积极股市政策的一个表现。  深化发行体制改革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根据相关重点工作安排,预计今后5年每年首发上市公司数量不会低于近两年来的水平。专家预测,不排除到2015年末,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合计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七成的可能性。  近年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迅速,但总体上银行间接融资仍占主导。有关部门认识到,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就必须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减轻经济发展对银行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  为此,十二五期间,以市场化为方向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继续推进。有关人士指出,监管层有望在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原则的指导下,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研究和推出后续改革措施,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提升一级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而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同时,有关部门认识到,大、中、小企业有各自特点,因此必须研究制定适合各种类型企业的融资机制。有关人士表示,为了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监管层将推进中小板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建设进一步的价格稳定机制,推进灵活选择新股发行时间窗口,简化中小公司募资投向审批环节。另外,有关部门将不断完善创业板发行监管规则,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另外,十二五期间,再融资制度改革也将成为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据悉,监管层拟从必要性的角度,完善再融资市场约束,研究对再融资实施分类监管。有关部门也拟继续精简现有的再融资审核程序,对合适的证券品种进行注册制试点。此外,还拟探索通过立法给予上市公司董事会适当权限,灵活决策证券发行行为。  积极引导机构资金入市   过去五年,监管部门致力于推动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入市、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已达70.9%,比2005年末翻了一番。  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金是不可或缺之源。本报获悉,十二五期间,监管部门将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引导机构资金、长期资金入市,实现市场发行规模、资金规模的双向扩容。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具体举措可能包括出台鼓励甚至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并进一步密切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资格的关系,有效增加上市公司分红力度;有序放松基金公司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基金投资范围,建立基于中长期投资目标的评价体系,推动基金行业的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比例限制,同时鼓励养老金和险资积极入市等。  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与投资者之间的纽带,也将在下一个五年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据了解,监管部门将为证券公司创新营造更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对部分创新业务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同时鼓励证券公司探索特色化的经营模式,引导完善其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券商上市,并积极引导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证券行业。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仍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充裕,社会投融资需求依旧很旺盛,无论是后备上市资源,还是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都很充足。有关专家称,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将进一步壮大,长期资金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发行、投资双向扩容的基础上,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规模、实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都将再上台阶。  多层次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本市场应当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业内人士透露,建立健全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十二五期间,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大力发展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场外市场,加快发展中小板。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月2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达到27.31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有A股上市公司1376家、552家、183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有挂牌公司79家,市价总值约12.84亿元。  本报了解到,未来五年,我国主板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步伐,大型企业境内外同步上市、企业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均在政策支持、推动之列;业内人士预计,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到中小板、创业板发行A股、质优红筹公司回归创业板等也有望破题。  去年以来,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为基础的场外市场建设工作步入快车道,目前代办系统扩园已蓄势待发,相关实施方案、规则、指引等的制定工作也已初步完成。作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场外市场的融资功能可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显著发挥。  据了解,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划,代办系统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做市商、合格个人投资者等制度拟同步引入,十二五期间,监管部门还将探索代办系统优质公司到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转板机制。部分主办券商预期,代办系统挂牌企业转至中小板、创业板,可望实施审批环节、审批程度、信息披露等均简化的绿色快速转板机制。  专家认为,从结构、功能等层面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资本市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期存在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当前背景下,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既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也可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形成创新创业机制,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落实。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在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也是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重要途径。2010年证监会加大了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力度,实现公司债券分类监管,不同资信登记的债券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上市交易,使债券资信评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和辨别能力相适应。  有关人士表示,未来五年监管层将按照既定部署,继续推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并择机开放非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同时,对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的业务范围,或扩展到国债回购等债券品种。  专家表示,债券市场的大力发展,不仅能有力改善我国企业的财务结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增强我国企业发展的活力,也有利于在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背景下,保持社会资金供给总量的合理平衡,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据了解,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背景下,未来五年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将逐步破题,高信用等级债券也有望到交易所市场挂牌,债券分级基金等创新产品将得到逐步发展。

新股发行改革的路还很长  完善发行体制改革,唯一路径就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回顾新股发行制度的演变,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未来的注册制,我们不难发现一条从行政管控逐步走向市场化的主线。  那么,新股发行如何实现最终的市场化?笔者认为要在定价市场化和发行节奏市场化方面做到不能动摇。  首先,是新股定价的市场化不能动摇。  定价机制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核心。定价是反映参与方是否依法从事资本市场活动、市场机制自身完善与否的最直接的表现。只有当市场上的每一个参与者,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价格去参与博弈,才是一个接近真实价值的价格,而非少数人利益最大化的价格。  从新股发行前两个阶段的改革情况来看,新股不败的神话已成为过去,打新也并非稳赚不赔,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春节前新股破发潮的涌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要理性认识一个市场风险,就是要清晰地认识到,在一个市场化定价的资本市场中,新股破发是个普通现象,关键是投资者要能合理判断新股的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以此作为理性判别股票发行是否存在风险的投资依据。  目前实行的新股询价机制已经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但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不断成熟,新股的定价机制仍需进一步市场化。  其次,是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不能动摇。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新股定价发行市场化后,如果新股发行的节奏没有市场化,那么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供需失衡,这正是新股发行高价、高市盈率的根源。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曾有过7次新股发行的关闸与开闸。发行节奏加快,往往被市场理解为给股市降温,而放慢节奏甚至停发股票则会被认为是救市之举。  笔者认为,在这方面,不能说形势不好了就暂停IPO,倒回去重来。如何让宏观经济周期及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引导发行节奏的主要力量,是新股发行制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  我国的资本市场成立已是20年有余,有人用忐忑来形容新股发行市场化的进程。不管怎么样,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这一大方向不能变。记得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第一阶段新股发行改革过程中有过这样的表述: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优化股票的价格发现功能。  但是,新股发行的市场化,需要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监管者的规范监管、中介机构的科学参与、发行者的理性筹资行为的日益完善。  新股发行改革,我们的路,还很长。  ●1992年之前内部认购和新股认购证。新股认购证成为暴富的代名词,也留下了内部职工股这一遗留问题  ●1993年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此举改善了前面新股发行不公的现象  ●1996年全额预缴款按比例配售方式全额预缴款方式  ●1999年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  ●2001年上网竞价方式。上网竞价发行方式可以减少主观操作,防止违规行为和黑箱操作行为的发生  ●2002年按市值配售新股  ●2006年至今IPO询价制+网上定价方式  英国美国:累计投标方式  国际上最常用的定价方式,定价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注册阶段;等待及促销;注册生效及定价、股份配发。  香港:累计投标与公开认购混合制  1994年11月起,香港大型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累计投标和公开认购混合的招股机制。具体做法:混合机制的股份分配方式;定价过程;回拨机制;超额配售权和后市支持;发行过程。  台湾:固价公开申购竞价发行累计投标  1995年3月起,台湾股市在原有的固定价格公开申购外,增加了竞价发行方式。具体做法:竞价参与人的资格要求与身份限制;单个投资者得标数量限制;公开申购部分价格决定机制等。

此信息共有3页[第1页][第2页][第3页]

征地补偿安置

经济数据

金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