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动能
地质工作如何适应全球矿业仍然处于“冬季”的“气候变化”?如何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转变为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时代变化”?如何服务支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笔者认为,应当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提供新动能,做出新贡献。
创新地质找矿勘查工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保障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地质找矿勘查工作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与保障。福建省地矿局按照《福建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案(2011-2020)》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截至2017年底,累计投入地质找矿勘查资金7.09亿元,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成果,新发现63处矿产地,其中大型矿产地19处,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钨、铅锌、稀土、煤炭、萤石、叶蜡石、高岭土、石灰岩等,探明各类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2000亿元以上,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地质找矿工作也存在着投入逐年减少、激励制度缺失、人才流失、弃矿从商等问题。
当前,福建省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矿产资源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质找矿工作要面对全球矿业格局深度调整、我国作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实,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矿产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全面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要以目标为导向,切实把有限的地质勘查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快1∶5万矿产地质调查步伐,圈定重点找矿靶区;要转变传统找矿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困局难点,勇于改革担当,着力实施深层找矿、智能找矿、精准找矿。着重瞄准三个靶向找矿:一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靶向,主要有稀土、钨、锂、钛、镍、钒、钼、钽、铌、铟、锗、镓、锆、钴等稀有金属,银、铂族元素等贵金属,硅、硼、石墨、高岭土、金刚石等非金属矿产,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洁净新能源,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提供新的矿产原料和能源保障。二是瞄准大健康产业靶向,主要有温泉、矿泉水和耕地里富含“健康因子矿物质”的硒、锌、锶、钼、锗等,为特色康养、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人民美好生活注入新鲜血液。三是瞄准传统产业靶向,主要有金、铜、铝、铁、煤、油气等,为福建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输入新动力、做出新贡献。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防灾减灾救灾的科学决策搭建新平台
地质灾害既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建省“八山”的地质状况、多雨暴雨的气候条件、每年台风的正面袭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五因叠加”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现易发频发态势。在历次防御强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中,福建省地矿局专家均能准确预判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提醒服务地方政府提前转移群众,避免了人员伤亡。同时,在地灾防治中也存在着行政决策与专家意见、突击预防与长效治理、工程建设与技术服务之间不协调、不一致等问题。
新时代,地质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监测治理并举的原则,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机制,主动靠前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决策搭建新平台。一是科学调查评价平台。以“全国地灾防治重点实验室”为引擎,加强对复杂山体成灾机理、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尤其加强对地震、强台风、暴雨、重大工程建设、自然资源开发等对地质灾害影响的规律性研究。完善地灾调查评价、危险性评估的规范标准,对人口密集区、饮用水源地、重要军民设施等周边地灾危险性进行全面调查评价。二是监测预警平台。运用卫星定位、无人机、激光探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灾区、地灾点、地灾隐患点实施全面评估分析、监测预警。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大卖场等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峡谷地带,加密部署地灾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为地方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专业防治平台。以专家和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对地灾易发区和地灾隐患点实行重点详查、定期勘查、动态巡查。编制地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完善地灾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危险性评估等技术要求和规程。把地灾防治工作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库区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地灾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灾隐患点,着力实施专业工程治理。四是应急会商平台。全面收集地灾数据,并科学梳理、分析、汇总,建立起“福建省地质灾害大数据中心”,构建地灾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会商机制和信息发布平台,为地方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预判、预警、预报和抢险救援依据。同时配备物探钻探、大功率水泵、生命探测等先进装备,加强地灾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着力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创新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为打好“三大保卫战”提供新支撑
2018年6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吹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号角。蓝天、碧水、净土是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维系“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的关键。其本质上属于地质环境范畴,是地质工作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职责所然、义务所在。近年来,福建省地矿局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部分农用地污染、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一些重点厂矿用地污染治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为国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做出贡献。同时,也存在着主动性低、参与度低、占比例低、概念不清、目标不明等问题。
新时代,地质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自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监测治理目标,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和检测设备的优势,创新工作内容,主动融入,勇于担当,为支撑“三大保卫战”做岀新贡献。
一是在调查、评价和监测方面,主动承担地质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包括水源地污染状况、城镇地下水污染状况、江河流域污染状况、近岸海域污染状况、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状况、畜禽粪污染状况、农用地污染状况、建设用地污染状况、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工业危险废弃物污染状况等。
二是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面,主动参与地质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包括水源地污染、城镇地下水污染、江河流域污染、近岸海域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畜禽粪污染、农用地污染、建设用地污染、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工业危险废弃物污染等地质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
三是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的划定,生态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的划定等工作。
创新城市地质工作,为城市地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方案
城市地下国土与空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地质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是城市地下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美丽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的迫切需求,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支撑。福建省地矿局于2008年在全国领先启动城市地质工作,先后在厦门、福州、泉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完成工作,并将成果运用于地铁、地下综合管线等城市规划建设,在全国最早建立“城市地质工作展览馆(厦门)”,为全国提供了“福建方案”。但在城市地质工作中也存在内容单纯、要素单一、调查不深、精度不高等局限性。
当前,福建省正在加快构建以福州、厦门两个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闽东南、闽西南两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区的新格局。福建地质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战略思维,对照国际标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手段,全力服务支持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一是实施城市地质全面调查。借鉴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提升对城市地下国土、资源、环境、空间的认知水平;对城市地质资源、环境、空间、权属等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在城市地质原有探测基础上,钻探到地下50——100米,甚至150米;实施多参数多目标综合调查,构建三维城市结构模型、资源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地质信息决策支撑平台。
二是实施城市群地质综合评价。对两大城市群协同发展区开展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全面摸清区域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围绕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开发适宜性,支撑城市群空间规划、自然资源利用、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健全完善城市地下感知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温度、应力、变形等地下资源环境状态和设施安全的监测;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进地下空间资源信息与基础地理、遥感、土地、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下文物、不动产、规划管理等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
四是服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管理。城市地下自然资源应当统一归口管理,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并纳入自然资源利用规划,与相关空间性规划相衔接;应当实行城市地下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落实地下空间开发主体监测义务;应当合理规划布局地下空间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和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强对深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储备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