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楼深读周刊丨警惕整容低龄化常德隆鼻整形医院
来源:【华声在线】
卷首语
向容貌焦虑说“NO”!
暑假“整容”近年来愈演愈烈,不少青少年都将之列入“愿望清单”,视作“必做的事”。
每年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高考结束后,更是有一批准大学生加入到整容大军中。“00后”已悄然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今年暑期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未满18岁的学生拿着明星、网红的照片进入整容机构,进行开眼角、割双眼皮、打微笑唇等医美项目。整容一词,早已从原本解决外貌功能缺陷的“刚需”,转变为被单纯渴望变美的情感驱动,成为爱美之人消除容貌焦虑的“利器”。
容貌焦虑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消去?整容越来越低龄化的背后,又是谁在推波助澜?
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小鹿眼”“微笑唇”“A4腰”的图片与文案,潜移默化地给青少年灌输畸形审美,制造容貌焦虑。
对于“00后”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很难分清渴望变美是广告催眠,还是自己需要。生活中更是充斥着各种医美广告,引导审美趋向于单一化。整容成为全民火热追求的项目背后,是各种整形、医美机构变相牟利的大力推动。
对于依靠贩卖容貌焦虑获取利益的商家,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及时行动起来,从源头上根治这种现象。在社交平台上严厉监管网红与明星“整容”“微调”等字眼;对各类整形机构进行监管,严禁出现针对学生尤其是未成年群体的医美广告,杜绝将整容与学生证、高考成绩、暑期、毕业季等挂钩。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有权利追求美。但美没有标准,也没有界限。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容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不妨做最真实、最本真的自己,向容貌焦虑说“NO”。
■张浩
暑假扎堆整容,学生族成“生力军”
医美整形逐渐低龄化,部分项目男性消费者超过女性
“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女孩?”一个姑娘对着家里的镜子问。这是赵薇导演的独白剧《听见她说》的第一集开头,展示了剧中女孩对自己容貌的焦虑。
暑假以来,各大医院整形外科、美容整形机构进入最忙碌的时候。特别是高考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族加入到整形大军中。
记者从长沙各大医院和医美机构走访了解到,趁暑假接受整形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随着微整形接受度的提高,不少父母甚至把整容项目作为孩子的开学礼物。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浩
【现象一】
准大学生想割“双眼皮”,家长支持
“割个双眼皮,算不上手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常德的准大学生小陈坦言,自己即将进入心仪的大学读书,因为单眼皮一直比较自卑,决定趁暑假来割双眼皮,“暑期有两个月,刚好可以过恢复期。”
手术之前,小陈的父亲非常支持她的决定,“女儿长大了,爱美原本就是人的天性。”母亲李女士表示,起初自己是持反对意见的,除了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所担心,也考虑到大众审美的变化,“说不定单眼皮哪天又流行了?”李女士担心,女儿手术后又后悔,建议大学毕业了再考虑。“我在网上咨询了专业人士,都说暑假做整形最好。”小陈告诉记者,有医美咨询建议她双眼皮和隆鼻一起做,“现在都流行某个部位的综合项目,就是眼睛、鼻子一起操作,这样既可减少单项恢复期,又能拿到最低折扣。”小陈坦言,整形这个话题比较隐私,不想询问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但网上的说法五花八门,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最终,经过与爸爸妈妈的商量,只做了双眼皮手术。
8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天心区的某医美机构,门诊咨询处坐满了人,其中不乏陪同孩子来咨询的父母。“80后”父母与自己的父辈不同,对于美容整形接受度高很多,采访中,一些父母表示支持甚至鼓励孩子进行相对安全的美容项目。
邓娟今年20岁,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觉得脸型有点呈方形,想通过削骨变美。在详细了解到手术步骤及康复周期后,邓娟有点怯步了,“妈妈也有些担心,我们打算回家再商量一下。”
【现象二】
男士加入整形大军,个别项目人数超女性
提到整形,大家往往认为是追求漂亮的女性专利。采访中,前往医美机构做整形的也不乏男士,尤其是年轻男性。近年来,男性整形者成倍增加,尽管总数还有所差距,但增长率远高于女性,某些整形项目,例如去眼袋、去皱纹等,男性人数已经超过女性。
今年上半年,张凯(化名)先后做了吸脂、植发、割双眼皮等多个项目。张凯告诉记者,这些项目的恢复时间都不算长,自己也想迅速提升外在形象,“目前来看,确实有些效果。”
28岁的张凯曾经对外貌并没有过多执念,也可以说是原本比较自信。但在数次相亲受挫后,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注重打扮。张凯前期先做了一些微整项目,“效果不错,渐渐有点上瘾,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
“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到我们单位来实习的,直言打了美白针,每次出门都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张凯告诉记者,身边不乏整形的男性同事。除了纯粹的追求外形美,也有人认为改变相貌可以改变职场运气,“有人觉得鼻梁看事业,鼻头看财运。”
【现象三】
未雨绸缪,整形是为毕业求职提前做准备
19岁的刘芳今年刚参加完高考,高考完后的一个星期,就做了一个综合手术。为了这个手术,她已经准备了一年时间。
“割双眼皮、隆鼻、隆下巴,相当于一次做了三个部位。”刘芳是一名艺术生,对外形要求比较高,“单眼皮,下巴不好看,鼻子也不够挺。”18日下午,她来整形机构复查,“恢复得比较好,一切都挺顺利。目前还是有一点肿胀,希望开学了同学们不要看出来。”
“大学4年一眨眼就过去了,然后又要找工作。”在刘芳看来,除了变美之外,整形无疑能在以后求职方面为她加分。不少企业招聘时除了看学历和经验,也会“以貌取人”。“第一次见面,企业不可能对应聘者都很了解,在大家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外表强的胜算肯定更大。”刘芳说,看到自己整形比较成功,很多同学都来打听,好几个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轻整形群体中很多都是看到同学成功案例后被吸引而来的。但是,学生群体中像刘芳一样做综合整形的占比非常少,非手术类整形更受青睐,如玻尿酸注射、美白针等。
“以眼部、鼻部等局部整形为主,激光祛斑、牙齿矫正这种微整也比较多。”一家医美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微整形的手术效果“立竿见影”,而且恢复期较短,成为了不少学生党的首选。“现在年轻人更能接受新事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和了解医美。”该院整形科医生介绍,暑假期间的学生整形大军中,很多都是即将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希望以新形象迎接大学生活。
采访中,数位前往美容整形机构咨询的高中毕业生表示,一副好的面孔等于大学期间更好的人际关系,毕业时更出色的一份工作,以及获得更优秀异性的青睐。“只要涉及面试,哪怕是附照片的筛简历环节,颜值就实实在在地影响应聘结果。”在17岁的小佘看来,颜值也算“能力”的一部分,“我喜欢的一个博主曾经说过,颜值高的人至少会给人留下自我控制力强的正面印象。”
数据
我国医美消费用户
今年或超2000万
近年来,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甚至已经成为了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整容呈现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大学生甚至是高中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就走进了整容医院,整形群体“低龄化”和学生对整形美容的功能期待太高。
有统计显示,2012年到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每年以超20%的增速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1975亿元,医美消费者超1300万人。其中,医美消费低龄化现象越发突出。医美平台更美APP发布的《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互联网医美消费平台上,“95后”“00后”占比过半。
而2021年12月14日,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1846亿元;2022年我国医美消费用户规模将超过2000万。
有数据显示,2000万的医美消费群体中,每100位就有64位“90后”,19位“00后”,也就是说“00后”占据了医美市场的19%。
毕业季变美季?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免费体验、优惠套餐、网红“种草”……商家变着花样诱导年轻人“美颜”
在暑假来临之际,一些整形美容机构纷纷发出广告宣传。
近年来,微整形似乎成为了青少年追逐的一种时尚,不少爱美的学生都会趁着暑假去“打扮一番”。特别是刚刚高考完,将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颜值”上,不少人早早计划好暑期整形“美颜”,以便在大学生活开始前拥有全新的面貌。而这一切,自然少不了商家的推波助澜。
早在高考前夕,网上就有医美机构推出暑期档、毕业季有关的营销活动,有的甚至喊出了“毕业季、整容季”的口号。在多个社交、短视频APP上,“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成为近一个月的热门话题。在医美广告、网红博主等商业推手的助力下,不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很容易被误导,被畸形的审美观带偏。
■文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叶竹
【优惠吸引】
整形机构针对学生推出优惠项目
“现在整容宣传都瞄准高中生了吗?”8月15日,长沙市民孙女士担忧地向记者反映,女儿熙熙今年才17岁,在迈入高三前的这个暑假,郑重地向她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明年高考完后去做个开眼角的手术,其实孩子本身就是双眼皮,但她觉得眼睛更大更好看,就会更自信一些。”
今年6月7日,高考考生们还在考场内奋笔疾书,位于长沙五一大道上的长沙伊美·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主诊医生就发送了一条配图为“高考大捷”海报的朋友圈。“心所至,梦必达”——海报主题下,还标明了两行红色小字“高考结束后凭准考证来院,免费体验一次光子嫩肤”,以此吸引高考毕业生进店消费。
半个月后,大学生毕业季。“又是一年毕业季,这个夏天,让你的蒜头鼻跟你一起毕业吧。来申美做妈生鼻代颜人,特价蜕变。”6月24日,长沙火车站附近的申美医疗美容医院“吹响”大学生毕业整形季的“号角”。
近年来,每逢毕业季和暑期来临,不少美容机构就将目光聚焦在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的学生群体上。“暑假必做项目——埋线做双眼皮+打玻尿酸”“暑假探讨项目——某某明星的微笑唇+通过磨骨手术调整山根宽问题”“大学必做项目——戴牙套整牙+蜜桃臀手术”,在很多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少年眼中,长相出众意味着能在大学交到更多朋友、谈一场像样的恋爱、在毕业时获得更多的求职机会。采访中,有不少准大学生表示,“颜值社会,不能因为长相输在起跑线上。”
由于整容手术后需要一段恢复期,医美机构针对学生群体特点,在暑期档、毕业季推出各类优惠活动,甚至喊出了“毕业季、整容季”的口号。这也使得整形机构在暑期客户陡增,其中不乏十七八岁的学生。
记者在搜索引擎上以“暑期整形特惠”为关键词搜索,显示出51万余个相关查询结果。其中,郑州大学五附院整形美容中心就曾对外介绍,“平常来就诊的人群中学生大约只占一成,暑假几乎有一半患者都是学生,尤其是7月份,来就诊的学生特别多。”该中心也专门针对暑期整形,做了“无痕重睑术”“经典隆鼻术”“腋下多汗症”“光电嫩肤”等项目优惠活动,“所有优惠项目需凭学生证或高考准考证参加”“所有外科类手术项目均可免费赠送抗疤痕药物一支”。
在湖北省武汉市,作为公立三甲医院,协和整形美容医院也于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推出“玻尿酸”“双下巴套餐”等暑期优惠项目。
【网络诱导】
网红博主通过社交APP
引导医美消费
年轻人更容易冲动消费,更愿意为变美而消费,然而微信朋友圈、户外广告受众有限,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走进美容整形机构?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社交软件带起的“种草经济”近年来持续发力,而消费医疗在学生中也愈来愈火,以改善型需求为主而非治疗目的。当“微笑唇”“童颜针”等美图与励志文案借助网络营销充斥社交软件时,青少年群体很容易被误导。
在某热门社交软件中,三湘都市报记者以“微笑唇”为关键词搜索发现近4000篇“整容攻略”,绝大多数笔记为女性用户发表。“十二月第一天,我送自己一个新嘴”“打微笑唇的3小时后”……在众多用户通过化妆来解析“微笑唇画法”的文章中,混杂了涉及“微笑唇”整形的内容推荐。是不是做了手术就能一劳永逸,不化妆就能拥有迷人“微笑”?缺乏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很容易被带进“微笑唇”整形制造的“美丽”陷阱中。
商家只会通过潜移默化来说服未成年人走进医院吗?不要忘了,动辄数千上万的医美手术费,大部分学生需要靠家长来买单,因此不少商家将目光投向了拥有未成年人监护权和大额消费决策权的家长身上。
在一款热门短视频APP上,一位自我介绍栏为“医学博士”的“眼周抗衰柴博士”,在一个短视频中,剪辑了国内外影视剧中高颜值明星镜头,称“其实容貌更好的话,会给你很多助力作用”“大家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并建议家长,与其坚决反对,不如引导孩子去正规医院做整形。
【“科普”引流】
通过反面示例达到宣传引流目的
三湘都市报记者在社交、短视频APP上看到,部分博主从“小心踩坑”,“一定要保护自己”的角度提醒大家理性看待各种整形美容项目。
“准备整鼻的姐妹,踩这些坑就是自己害自己。”拥有近80万粉丝的短视频网红“化妆师彭七七”,在发布的多条视频中,以鼻子“现身说法”告诫整形爱美人士谨慎选择整形医院、医生、所用材料,不少观众纷纷评论留言表示赞同。
同时,另外一部分博主建议“避坑”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希望读者、观众通过私信、评论来咨询相关整形建议,“求”博主以“血泪”经验来推荐整形医院、医生。
“颜值经济”的爆发,从职场的白领人群向年轻学生迈进,让很多学生在高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美容院”。“完美”是这些直奔医美的高考学生口中的高频词,抑或说是心理期待——除了追求优异的成绩,她们还想要在外貌上略胜一筹。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医疗美容相关企业10万余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2.8万家,增速达70.8%。
“对于‘00后’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很难分清到底是广告催眠,还是真实需要。”有心理咨询师认为,现在互联网上关于“小鹿眼”、“嘟嘟唇”、“A4腰”的宣传铺天盖地,生活中也充斥着医美广告,都在潜移默化地营造着“容貌焦虑”,让大家的审美趋向于单一化。一旦缺乏辨别能力,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便被带进“陷阱”中。
正确认知美,别被“容貌焦虑”绑架
专家:医美是创伤性的,选择要谨慎;拒绝被“pua”,并非“网红脸”才是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主任医师雷少榕,在接受有整形需求的患儿家长咨询。 受访者供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早在2021年11月就发布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乱象背后的九类情形,对医疗机构影响巨大。但一些医美机构仍在打擦边球,以“面部美学”的名义讨论美,看起来是在做科普,实则制造“容貌焦虑”并借机牟利。
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专业人士建议,年轻人应当调整自己对美的认知,正确认知美,感悟人的真正魅力来源,并不仅仅是美貌。
■文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孙昕 杨祎莎 通讯员 石荣
【行业专家】
谨慎医美,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雷少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整形美容科主任、主任医师
作为湘雅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雷少榕发现,以前科室接诊的患者大多是耳朵、嘴唇存在缺陷的“刚需”人群。而近年来,前来咨询就诊的“求美者”越来越多,这个群体大多没有功能缺陷,但对自己健康的容貌有更高“改善”的要求。
“值得重视的是,越来越呈现出低龄趋势,很多学生高考完,就开始自己的医美计划。”雷少榕坦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容貌焦虑,“00”后甚至已经成为了医疗美容整形的主要消费群体。
雷少榕认为,整形美容观念的改变,消费群体的改变,确实和一些诱导性的宣传有关,例如“A4腰”、“嘟嘟唇”、“白幼瘦”美感,营销的概念引起年轻人群的追捧。
“医美是创伤性的,而且人的审美是会改变的。太年轻所做的改变,成年后或许又不喜欢了,怎么办?”雷少榕不建议太年轻的群体轻易医美。在他看来,一些十几岁的求美者,还处在身体和心智的发育阶段,整容会给身体带来损害。
对于目前被热议的“容貌焦虑”,雷少榕建议,首先,美学有一个标准,在标准范围内,要求是合理的,可以选择通过医美的改变,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对于标准之外,建议谨慎选择。其次,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并控制市场的引导性宣传,给予年轻群体正确的容貌观,营造健康的整形美容市场。
雷少榕表示,如果一定要接受相关手术,建议选择有资质的整形美容医疗机构。
【临床医生】
人都有缺陷,摒弃你的“完美主义”
邓松筠: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
整形外科主治医生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往往会对他人看法感到敏锐。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改变容貌焦虑更需要转变观念,摒弃‘完美主义’。” 邓松筠指出,我们的容貌不只是我们的脸,不只是我们的五官,美更多的是注重协调而不是完美,要的是健康和活跃的生命力。
心理学上,有一种术语叫“以外貌为中心的向上攀比”,即将自己的外表与他人的外表进行比较,并感觉自己的外表并不符合某些特定的标准,这是对自己的完美主义,也是给自己的心理反复增加沉甸甸的压力。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缺陷,左右脸不对称,鼻子有点歪,两边眼睛大小有点不一样,但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
邓松筠表示:“不必追求太过完美,当一个人左右脸对称后,反而会感觉很奇怪,因为找不到缺陷,看起来反而就像是AI合成。”
【社会学家】
勇敢对容貌焦虑“pua”说不
米莉: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系副教授,归与书院创始人
时下热议的“容貌焦虑”,形成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例如带有商业目的的自媒体,通过传播“容貌美”的优势,暗示漂亮与前途、机遇关系很大。这种畸形的观念,看似是在推行女性独立自主的观念,其实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只是让人难以发觉。
另一方面,“容貌焦虑”清晰表达出人对于人的评价,呈现单一化和片面化现象。比如,很多人评价他人,不是评价能力与性格,不是评价此人潜在的一种水平,而是依据第一印象来直观评价容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单一与片面的特性,已经渗透到求职的职场。
如何避免容貌焦虑?米莉表示,从制度上来说,应该参考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求职时消除年龄、性别的影响;立法进行“容貌”保护,不将容貌列入评价体系。
从社会氛围来说,可以出台类似的政策,带有明显倾向的“容貌焦虑”内容,不能进行公众的宣传,加大力度去监管,这是改善容貌焦虑形成的重要部分。
“要避免容貌焦虑,个体本身也需要努力去改变。”米莉表示,个人要更加自信,不被容貌焦虑所绑架,否则容易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死局。米莉坦言,很多整形机构,一些营销活动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年轻女性所进行的,这个群体就需要有明确的心理抵制,树立良好价值观,建立多元化的审美观念。自信的美,健康的美,运动的美,这些才是真正美的,并非整形成“网红脸”才是美。
米莉呼吁,容貌焦虑是一种“pua”,整形机构、营销宣传容貌的重要性,其实是在施展“pua”;自己对容貌焦虑,也是自己实施的“pua”。因此个体要多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外在,用足够强大的心理力量,对容貌焦虑这个“pua”说不。
【心理专家】
如果过度焦虑容貌
建议及时就诊
程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
“容貌焦虑症”,这个定义需要斟酌。程明教授表示,每个人多少都会对自己的容貌有些在意,对他人的容貌有些关注,只是看程度的轻重。
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形成一些病态,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容貌,还对自己外在的每一个细节,都苛求颇多。总感觉身体某一处,和自己理想之间的状态不太一样,这实际上是一种疾病——躯体变形障碍。这种障碍的患者,会通过不断的整容,来缓解自己的焦虑,“解决”她认为的那个不一样的地方。
导致“容貌焦虑”的发生,和一些商业宣传有关系。目前一些广告宣传,让人感觉到变美的欲望,形成了一种趋向。一些人看着别人整容后,变得确实漂亮了,自己也想去整容;而且整容后,容貌确实有改变,结果上瘾了。
如何正确处理容貌焦虑?程明表示,容貌焦虑如果很严重,需要到医院就诊,确定是否由躯体变形障碍引起。
此外,有些人身体确实有一些缺陷,一直为此烦恼焦虑,也可以寻求一下医生的帮助。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