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企业订单争夺战富士康比亚迪抢翻天
代工企业订单争夺战 富士康比亚迪抢翻天
代工企业订单争夺战 富士康比亚迪抢翻天 MBAChina 依靠生产手机电池迅速起家的比亚迪也是如此。这两家代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来已久,如今更是在订单方面展开明争暗斗。
业绩:净利润均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富士康8月28日出炉的上半年业绩报告称,上半年销售收入4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4%;而净利润仅为1.42亿美元,同比下滑56%,创下了富士康国际在港上市以来的新低。
比亚迪素有业界 “小鸿海”之称。两大主要业务包括IT零部件业务及汽车业务,其中,IT零部件业务主要由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组成。比亚迪公开财报数据显示,2004年,其手机代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2005年达到了19.06亿元;2006年增长169.3%,达到了51.35亿元。
比亚迪电子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36.38亿元,同比增长96%,仅实现4.3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4%。
“当然受影响了!”比亚迪一内部人士说,公司拥有华为的手机OEM订单,但最近单子少了很多。“我们在与华为那边接触,业务少了领导们也很着急。”
该人士还透露:“现在各项规定都严格了很多,近乎苛刻!厂衣没穿整洁都可能被开除,现在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竞争:打响“订单争夺战”
在深圳龙华镇,富士康和比亚迪算是邻居,不仅距离不远,在产品类型上也非常接近。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这两家企业之间难免暗中较劲。
在代工领域,比亚迪的成长已严重威胁到富士康的行业地位。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亮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富士康和比亚迪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企业,而且双方的企业文化有较大的差异,但两者代工业务方面存在“交叉点”,竞争十分激烈。
从2006年8月开始,外界广知的“富比案”就闹得沸沸扬扬。从最开始富士康穷追猛打控诉比亚迪“窃密”,到前几日比亚迪反告富士康员工涉嫌贿赂,“富比案”一直备受关注。富士康曾在状告比亚迪的起诉书中写道:“因商业机密被窃,令富士康损失了人民币51.3亿元的生意。”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在针尖对麦芒的你来我往背后,是一场商业利益的争夺。”一业内人士如此说。
金融危机下整体订单减少,加剧了两家企业的竞争。“双方在订单的争夺上丝毫没有放松。”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亮透露,可能是由于国内舆论对富士康的报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摩托罗拉将以往交给富士康的代工订单转移到了比亚迪。“不过据我所知,富士康最近拿到了戴尔的订单。”
一位熟悉比亚迪和富士康的业内分析师分析,目前三星、摩托罗拉、飞利浦等都是比亚迪的手机代工客户。尽管富士康仍掌握一定量的大单客户,但比亚迪目前的客户增长是对富士康最直接的冲击,一方面竞争者多了会造成订单的分流;另一方面,多一家竞争者,也会降低代工厂商在客户面前的议价筹码。
中国代工企业很“受伤”
“我还算幸运,我有个老乡也在一家代工工厂,现在已经放假回家了。”波仔(化名)在东莞一家中型规模的代工厂工作,近日总是担心自己的工作保不住。
由于订单减少,许多代工企业的生意都不景气。波仔所在的工厂,只是整个OEM行业一个缩影,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
由于中国拥有比较成熟的*操作工人,以及相对比较廉价的劳动成本,诺基亚、摩托罗拉、戴尔、三星等诸多国际巨头在中国拥有手机、相机、电脑、半导体等多种代工业务。然而,金融风暴使这些国际巨头的销售业绩受到明显影响,进而波及中国的许多OEM代工企业。
12月8日,记波仔工厂所在地——东莞清溪镇,波仔指着一排厂房说:“这条街几乎全是代工工厂。”
12月4日,深圳市南山区一家电子有限公司门口聚集了1000多名员工,他们认为公司以无限期放假为由解雇员工,逃避经济补偿金,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
调查发现,这家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无绳电话和通讯终端设备,多年来为摩托罗拉公司代工,设计生产对讲机。
“目前整个OEM行业大多处于减产状态。不过OEM在国内已发展成一个较成熟行业,许多小型OEM工厂什么都能做,手机、MP3、MP4……而且复制能力很强,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一业内人士说,一些大的OEM工厂也正积极地向自主品牌产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