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斗不过蚊子,一怒下躲进蚊帐写首诗,唐诗版“咱们走着瞧”
用关汉卿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来形容诗坛直男刘禹锡,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公元772年对诗坛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出生的有白居易、李绅、崔护、刘禹锡,而在这些人里面,最闪亮的就是刘禹锡。出身江南官宦人家,21岁进士及第,在此之前就已名声大噪,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贬再贬。
被贬西南23年没有打倒他,他对好友白居易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棵病树怎能挡得住他心中的万木春。而对于自己因诗得罪的事,56岁的刘禹锡一回到洛阳,就故地重游,再写一首“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是的,他刘禹锡又回来了。
然而这样豪气冲天的刘禹锡,也有斗不过的时候。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刘禹锡的一首趣诗,夏夜里这位堂堂七尺男儿斗不过一只蚊子,于是一怒之下躲进蚊帐写下这首诗,躲在蚊帐里依然豪气冲天,堪称唐诗版“咱们走着瞧”。
《聚蚊谣》
唐.刘禹锡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时,面对朝中小人的诽谤讽刺,他以这首讽刺诗,道出了心中的愤懑。如果翻译成白话文,这首诗是颇有意思的:沉沉夏夜我打开门窗,飞蚊在夜色中发出雷鸣般的声响。这突起的蚊声令人吃惊,就像从南山上传来。它们喜欢在黑夜间舞动翅膀,不但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难免迷惑。他们在滴露的月夜里,用利嘴叮人,让人防不胜防。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却寡不敌众,被你的小刺所伤。但是没关系,我可以躲进蚊帐,蚊子本来是时节性产物。等到来日秋天到,秋风一吹你们这些小东西就要喂了丹鸟。
诗人凭着细致的观察,将蚊子丑恶的特性写得入木在分。前四句写的是它们的第一个特性,喜欢在黑夜里行动,这是比喻小人的行为无一正在光明。它们无孔不入,月夜里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后四句是它们的第二个特性,善于舞翅迷惑人,这是比喻小人的谄媚。“昧者不分聪者惑”,正是诗人眼中朝堂的现状,诗人因谗言获罪的愤懑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则是诗人的无奈。诗人虽一身才华、浩然正气,却敌不过朝中小人众多,被一贬再贬。诗人用自己的七尺之躯与蚊子如芒般微小作对比,满满的不屑之意。
最后两句想通了的诗人,不再与蚊子正面交锋,而是将一切交给时间。秋风起,蚊子自然就会被丹鸟吃光,对于自己来说,真金我不怕火炼,时间自会收拾一切小人。诗人的豪情和乐观,再一次从在精神上战胜了逆境,对于刘禹锡来说这不是阿Q式的乐观,而是对生活的热爱。
一首讽刺小诗,让我们看到刘禹锡风趣的一面,在这诙谐快意的语句背后,是一个响当当的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