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秘籍

上市险企年报扫描:日赚4.79亿元,哪家最“吸金”?-一份车险能赚多少钱

Sam 0

2022年是保险行业面临的少有的艰难年份,负债端与资产端双双承压。寿险深度能否收获阶段性的成果?财产险的高利润增长能否可持续?投资端能否实现回暖?2023年上市险企能否转守为攻

文 | 丁艳 杨芮

编辑 | 袁满

复杂因素交织之下,2022年的保险市场较为艰辛。

​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国内最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董事长白涛更是直言,2022年是自己职业生涯中少有的艰难年份,保险业出现了极为少见的负债端、资产端双重承压,2022年行业保费增速降至历史低位、新单价值率下降、投资收益亦处于历史低位。

截至目前,A、H股上市险企年报已悉数披露完毕。据《财经》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保险”,601336.SH,1336.HK)五家A股上市险企共计揽入归母净利润1746.93亿元,相当于日赚4.79亿元,但较2022年同比下降19.05%。

​其中,除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外,其余四家A股上市险企皆呈现同比下降态势。具体来看,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244.06亿元,同比增长12.79%;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7.74亿元、320.82亿元、246.09亿元、98.2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56%、36.80%、8.29%、34.29%。

(数据来源:2022年上市险企年报) ​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保险股向来较为稀缺,2022年末,上市险企迎来新股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保险,6963.HK),其2022年净利润为48.81亿元,同比下降17.03%。

​除阳光保险外,从H股表现来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安在线”,6060.HK)2022年由盈转亏,净利润为-13.56亿元,同比下降216.39%;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再集团”,1508.HK)净利润为18.71亿元,同比70.60%;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太平”,0966.HK),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1299.HK)净利润分别为27.97亿港元、2.82亿港元,分别同比下降62.78%、96.20%。

​由A股和H股上市险企的整体表现来看,总体趋势呈现人身险承压、财险走出了“独立行情”。

​从上市险企的人身险板块保费来看,整体保持平稳微降,个险板块仍然承压,但银保渠道则带来新的期待;而5家A股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增速均已超8.26%。不过,在车险行业利润下行预期下,财险公司发力非车业务是必经之路,险企非车领域多元化产品策略,将为财险业打开新的业务增量空间。

​经历了投资较为艰难的2022年,业内对于2023年险资投资预期偏暖。诸多险企已在2022年10月底后进行了加仓操作。据业内资深投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没有“黑天鹅”事件,险资投资收益将达5%及以上。险资今年权益方面收益肯定优于去年,总量层面机会相对丰富,可关注结构性投资机会。

人身险:个险承压、银保逆袭

人身险深度转型仍在持续中。

​2022年,人身险行业的整体保费收入的增速处于历史低位。2022年,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4297.21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同比下降3.62个百分点,而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从1980年起的40多年来看,这一数据在绝大多数年份保持两位数。

​从上市险企的人身险板块保费来看,整体保持平稳微降。在寿险保费排名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位列前三。

(数据来源:2022年上市险企年报)

​据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分析,总体而言,2022年的上市寿险公司在承保端和投资端均承压,保费规模艰难企稳,新业务价值、个险新单保费、投资收益和利润等核心指标呈现大幅下滑。上市寿险公司受内部代理人渠道模式转型和外部消费环境冲击的双重影响,2022年延续2021年的趋势,整体保费呈现微降。

​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在业绩发布会上总结,当前,寿险业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个险队伍问题、二是渠道策略问题、三是产品策略问题。”

​寿险板块的代理人渠道改革是近两年行业的最大焦点。整体而言,上市寿险公司在2022年仍在艰难地推进个险渠道改革。在队伍规模上,持续的清虚使得总体人力仍在下降。

​对于代理人数量锐减的原因,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在业绩会上解释称,“客观上是行业在调整,公司也需要调整。主观上是公司主动清虚。为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公司定了三个步骤:提产能、优结构、稳增长。下一步,我们会在优化结构和稳定增长方面着力,稳定队伍中的绩优能力占比,稳定在队伍建设上的投入。”

​据周瑾总结,“在清虚的同时,绩优策略成为个险渠道修炼的关键词。”数据显示,中国人寿2022年个险板块人均产能大幅提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较去年上升51.7%;新华保险2022年人均产能同比增加20%;太平人寿2022年个险百万人力增加54%。人保寿险在2022年在总营销队伍负增长47%的背景下,达成了绩优人力增长25%和人均产能提升31.8%的成绩等。

​另外值得关注的即个险转型承压情况下、各家险企在多元化渠道上的拓展。其中银保渠道尤为值得关注。数据显示,2022年各家上市寿险公司的银保渠道贡献均有所上升,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增长了7.8%,中国人寿增长了28.6%,太保寿险则大增308.7%。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太平人寿始终高度重视银保渠道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即以银保为突破口,之后又成为市场上最早推动银保期缴销售的公司,自2003年开始大规模推动银保期缴业务,2008年银保渠道期缴保费14亿元,2019年达到54亿元,而去年再创新高,首次站上了百亿元平台。2023年,银保渠道依然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点渠道。未来银保渠道将保持新单保费占比30%以上,并将在持续为公司贡献保费规模的同时,成为新业务价值的重要贡献渠道。

​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董事会秘书龚兴峰在业绩会上透露,今年一季度,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复苏,整个保险业业务正在回暖中,公司也因此有更多机会与客户进行交流,并发挥传统渠道优势,更好地开展工作。这也成为我们2023年价值增长的信心来源,今年公司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转守为攻,最重要的是在“进”和“攻”上做文章,全面扭转下滑态势,跟上市场复苏趋势,实现核心价值的回升。

财险:车险探新、非车险优化

与人身险业的“困顿”相比,财险业则展现出燃源之势。

​据银保监会统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46957亿元,其中,财险收入为12712亿元,同比增长8.9%,占总收入比重27.07%,较2021年增长1.08个百分点。

​从A、H股财险公司保险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这5家财险公司共揽保费10062.43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加9.45%。值得关注的是,除太平财险外,另外5家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增速均超8.26%。

​具体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854.34亿元、2980.38亿元、1708.24亿元、282.99亿元、236.48亿元,分别同比上升8.26%、10.37%、11.60%、2.83%、16.15%。

(数据来源:2022年上市险企年报)

​据中汽协披露数据显示,2023年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11.1%,同比较1月改善43.9个百分点,乘用车销量情况推动财险业务走高。

​据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近期汽车消费市场降价促销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优惠政策,乘用车销售情况或迎来向上拐点,进而带动车险保费收入,非车险中,意健险及农险预计将受需求及政策带动延续增长趋势。

​财险行业的商车费改颇受行业关注,当谈及商车费改会否使承保利润承压之时,中国人保副总裁于泽回应表示,非理性竞争在国内财险主体内已经不会存在了,未来费率和风险的进一步匹配、更高质量业务的占比将是核心竞争力。

​就未来转型方向,于泽强调,非车险的优化是系列改造,非车险业务在2023年会发生巨大的改变。2022年,人保财险的车险结构持续优化,非车险的保费亦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3.5%,盈利能力亦在改善。

​实则,在车险利润长期下行周期的预期下,财险公司发力非车业务是一条必经之路。据券商分析师表示,多元化产品策略将为产险公司打开新的业务空间,同时在有效的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下,商业性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等政策支持、需求旺盛、综合成本率趋于稳定的非车险险种有望持续加大贡献。

​中金研报表示,2023年,受政策刺激以及供给需求两侧共同推动,其预计意健险、农险、货运险、责任险、企财险等非车业务保费仍将取得快速增长。

投资:整体回暖、创新投向

​经历了2022年“股债双杀”“资产荒”行情,五大A股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全面下降。从具体数据来看,其去年合计实现投资收益4565.43亿元,同比下降18.36%。

​其中,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4.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4.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4.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3.9%,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2.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22年上市险企年报)

​回顾去年投资历程,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坦言,2022年确实是投资很困难的一年。不过对于今年的投资业绩,他表示有比较强的信心。他认为,宏观经济正在复苏,目前已经进入上行和扩张区间,因此今年股票市场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公司将有纪律地进行时点选择和节奏把控。

​随着2023年开启,疫情阴翳正在逐渐退却、经济开始呈现复苏企稳趋势。《财经》记者关注到,出于对2023年权益市场转暖预期,险资已在2022年10月底以后埋伏好“弹药”,进行了加仓操作。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和12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24.80万亿元和25.05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分别为12.84%和12.71%,较2022年10月的11.84%出现明显回升。

​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权益资产方面,今年公司将重点考虑波动性和长期收益性的平衡,首先针对高股息业绩稳定的行业龙头组合长期持有,以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和稳定的业绩增长带来的回报;其次,布局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成长优质供给,具体包括消费服务、医疗健康、数字经济、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等。

​中国人寿拟任副总裁刘晖认为,今年公司权益投资方面将重点推进“三维组合”配合,即交易盘股票、偏股型基金和高股息股票配合。“特别是,今年我们将加配高股息股票,在提升收益的同时,降低波动性,增加安全垫。”

​另类投资上,据刘晖透露,中国人寿今年将做优另类投资品种,增加多元化、分散化配置,加大期间有稳定现金流的另类投资品种配置,让投资组合更有韧性。“今年我们会继续创新pre-REITs产品以及固收+产品,通过这样的产品,布局优质资产和优势赛道,增加相关性比较低、能够抵御波动穿越周期的实物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2023年,险资对于大额不动产领域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自去年11月以来,房地产政策利好不断,射向房地产的“三支箭”皆已落地,从银行信贷、债券、股权三个渠道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同时,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等。

​据一位业内投资人士表示,相较于投资地产股而言,险资投资优质不动产项目,可以进行风险把控,在目前政策利好地产转暖、宏观经济修复背景下,有望迎来较好投资收益。

​邓斌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宏观角度看,不动产行业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随着宏观经济好转,不动产行业的回转和修复值得期待。未来中国平安还会继续加大不动产领域投资,特别注重在商办领域寻找机会,同时公司在物流园区、长租公寓等方面亦在配置。“不动产投资最为讲究的是入场时机,一定要有好的位置。”

​海通证券分析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7%左右,未来伴随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宏观经济预期改善,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

欧大师隔音降噪门窗订制

定制断桥铝门窗

欧大师门窗厂家

相关内容